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 目 _ _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院 (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 11 月 1 日 目 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 1 1.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 . 1 1.21.2 课程设计的意义课程设计的意义 . 1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 3 2.12.1 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 3 2.22.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 4 3 设计方案与论证 . 4 3.13.1 电源方案电源方案 . 4 3.23.2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 5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6 5 单元电路的设计 . 6 6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7
2、6.16.1 元器件安装的具体要求元器件安装的具体要求 . 7 6.26.2 安装过程安装过程 . 8 6.36.3 调试调试. 8 6.46.4 总结电路方案优缺点总结电路方案优缺点 9 7 总结 9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总体电路原理图 12 附录 2:元器件清单 13 1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工程训练,特 别是技能的培养,对于培养工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在模拟电子信息类本科教学中,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 实践环节,它包括选择课题、电子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 总结报告等实践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要实现以下
3、两个目标:一、初步掌握模拟电子 线路的设计、组装及调试方法。即学根据设计要求,查阅文献资 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 使电路达到性能要求; 二、 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 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方面,运用已学过的分析 和设计电路的理论知识, 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同时, 课程设计报告的书写,为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撰写科技报告和技术 资料打下基础。 1.2 课程设计的意义 在设计一个模拟电子电路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 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选择,然后对方案中的各部分进行单元
4、 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最后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 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系统电路图。 一、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 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 标、内容及要求,以便明确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2 二、方案选择 把系统要完成的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单元电路,并画出一个能 表示各单元功能的整机原理框图。 方案选择的重要任务是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 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在此过程中要敢 于探索,勇于创新,争取方案的设计合理、可靠、经济、功能齐 全、技术先进。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优缺点的分析, 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框图。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
5、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根据系统的指标和功能框图,明确各部分任务,进行各单元 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1. 单元电路的设计 单元电路是整机的一部分,只有把单元电路设计好才能提高 整机设计水平。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本单元电路的任务,详细拟订出单 元电路的性能指标, 与前后级之间的联系, 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 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先进的电路,也可以创新或改进, 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 而且, 不仅单元电路本身要求设计合理, 各单元电路间也要互相配合,注意各部分的输入、输出信号和控 制信号的关系。 2. 参数计算 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就需要用电子技术知识 对参数进行计算
6、,例如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 只有很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的参 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计算参数时, 同一个电路可能有几组数据, 3 注意选择一组能完成电路设计功能、在实践中真正可行的参数。 3. 器件选择 (1)阻容元件的选择注意功耗、容量、频率和耐压范围是否 满足要求。 (2)分立元件的选择包括电阻、电容等。根据他们的用途分 别进行合理选择。 (3) 集成电路的选择根据电路功能、 性能指标选择集成电路。 注意集成电路的功耗、电源电压、工作速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查阅有关设计手册,进行元器件的选择。 四、电路图的绘制 电路图通常是在系统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 选择的基础上绘制的,它是电路组装、调试和维修的依据。绘制 电路图时,注意以下几点: (1)元器件布局合理、排列均匀、图面清晰、便于阅读。 (2)注意信号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