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说说 明明 书书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上夹板注塑模 目目 录录 引言1 设计指导书2 设计说明书4 一、毕业设计课题4 二、塑件及材料分析5 三、拟定的成型工艺6 四、型腔数目确定7 五、型腔布局7 六、分型面与排气系统设计8 七、浇注系统设计9 八、成型零件设计11 九、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15 十、脱模机构设计16 十一、模温调节与冷却系统设计18 十二、模体设计21 十三、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21 十四、模具装配草图及工作原理23 十五、设计小结23 十六、参考资料25 引引 言言 本说明书为模具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意在对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 知识的
2、综合考察、评估。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单独完成设计。也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考 察。 本设计说明书是本人完全根据塑料模具技术手册的要求形式及相关的工艺编写的。 说明书的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要求,设计课题,设计过程,设计体会及参考文献等。 编写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的方法,以及各种参 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型腔及型芯的计算,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调温系 统的设计等。 在编写设计说明书前,得到 老师的悉心指导;在编写过程中,又得到同学的热情帮助和 指点,在此谨以致意。 由于本人水平实在有限, 编写过程中错误难免会有的, 且漏洞百出, 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以免在
3、以后的工作中减少类似的错误,在此先谢谢了! 设计者: 年 月 日 设计指导书设计指导书 1.1. 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 (1) 明确制品的几何形状及使用要求。 对于形状复杂的制品, 有时除看懂其图样外, 还需参考产品模型或样品,考虑塑料的种类及制品的成型收缩率、透明度、尺 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允许变形范围等范围,即充分了解制品的使用要求,因 为这不仅是模具设计的主要依据,而且还是减少模具设计者与产品设计者已意 见分歧的手段。 (2) 估算制品的体积和重量及确定成型总体方案。计算制品重量的目的在于选择设 备和确定成型总体方案。成型总体方案包括确定模具的机构形式,型腔数目, 制品成
4、型的自动化程度,采用流道的形式(冷流道或热流道) ,制品的侧向型孔 是同时成型还是后序加工,侧凹的脱模方式等。 (3) 明确注射成型机的型号和规则。只有确定采用什么型号和规则的注射成型机, 在模具设计时才能对模具上与注射机有关的结构和尺寸的数据进行校核。 (4) 检查制品的工艺性。对制品进行成型前的工艺性检查,以确认制品的各个细小 部分是否均符合注射成型的工艺性条件。 2.2. 基本程序基本程序 模具及其操作必须满足各种要求, 其模具设计的最佳方法是综合考虑, 系统制定设计 方案,模具设计流程图表示了各条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必须满足主功能的边界条件和 附加条件的关系。 3.3. 注射模设计审核
5、要点注射模设计审核要点 (1) 基本结构审核 1) 模具的结构和基本参数是否与注射机规格匹配。 2) 模具是否具有合模道向机构,机构设计是否合理。 3) 分型面选择是否合理,有无产生飞边的可能,制品能否滞留在设有推出脱模机构 的动模(或定模)一侧。 4) 模腔的布置与浇注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浇口是否与塑料原料相适应,浇口位置是 否恰当,浇口与流道的几何形状及尺寸是否合适,流动比数值是否合理。 5)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 6) 推出脱模机构与侧向分型或抽芯机构是否合理、安全和可靠。它们之间或它们与 其它模具零部件之间有无干涉或碰撞的可能, 脱模板 (推板) 是否会与凸模咬合。 7) 是否需要排气结构,如果需要,其设置情况是否合理。 8) 是否需要温度调节系统,如果需要,其热源和冷却方式是否合理。温控元件随是 否足够,精度等级如何,寿命长短如何,加热和冷却介质的循环回路是否合理。 9) 支承零部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 10) 外形尺寸能否保证安装, 紧固方式选择是否合理可靠, 安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