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毕业设计(论 文)文) 级 专业 题 目: 双孔垫片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毕业时间: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班 级: 2010 年 3 月 22 日 1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 3 3 第一章第一章 综综 述述 5 5 第二章第二章 冲压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 9 9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9 (一)材料(一)材料: 10 (二)零件结构(二)零件结构: . 10 (三)尺寸精度:(三)尺寸精度: . 10 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11 三排样设计三排样设计 . 11 (一)少废料排样(一)少废料排样 . 11 (二)无废料排样(二)无废料排
2、样 . 11 四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四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 12 (一)计算冲压力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冲压设备和设计模具。(一)计算冲压力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冲压设备和设计模具。 . 12 (二)压力中心(二)压力中心. 13 五压力机的选择五压力机的选择 14 (一)压力机的选择原则(一)压力机的选择原则 14 (二)冲压设备规格的选择(二)冲压设备规格的选择 . 14 (三)压力机的其它参数(三)压力机的其它参数 15 六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六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5 七工作零件结构尺寸七工作零件结构尺寸 . 17 (一(一)落料凹模板尺寸:)落料凹模板尺寸: 17 (二)落料凹模板
3、的固定方式:(二)落料凹模板的固定方式: 18 (三)凸凹模尺寸计算:(三)凸凹模尺寸计算: 18 (四)凸凹模内外刃口间壁厚校核:(四)凸凹模内外刃口间壁厚校核: . 18 (五)冲孔凹模洞口的类型(五)冲孔凹模洞口的类型 . 19 (六)凸凹模的固定方法和主要技术要求(六)凸凹模的固定方法和主要技术要求 19 (七)冲孔凸模尺寸计算:(七)冲孔凸模尺寸计算: . 20 (八)凸模的固定方式(八)凸模的固定方式 20 (九)标准模架和导向零件(九)标准模架和导向零件 . 21 八有关模具设计计算八有关模具设计计算: 22 (一)卸料弹簧选择:(一)卸料弹簧选择: 22 (二)设计和选用卸料与
4、出件零件(二)设计和选用卸料与出件零件 23 (三)选择上、下模板及模柄(三)选择上、下模板及模柄 . 23 (四)垫板的结构设计:(四)垫板的结构设计: 24 (五)闭合高度:(五)闭合高度: . 24 第三章第三章 塑料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 2626 一一. .塑件工艺性分析:塑件工艺性分析:. 26 (一)塑料(一)塑料 27 (二)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二)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 28 (三)塑件表面质量分析(三)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28 (四)塑件收缩率(四)塑件收缩率 . 28 (五)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五)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 29 2 二成型设备的选择与模塑工艺参数的编制二成型设
5、备的选择与模塑工艺参数的编制 . 29 (一(一) 注射量的计算注射量的计算 29 (二)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锁模力的计算(二)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锁模力的计算 29 (三)(三) 塑料件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塑料件注塑成型工艺参数 31 (四)仪表外壳注(四)仪表外壳注射成型工艺卡射成型工艺卡 32 三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三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 33 (一)分型面的选择(一)分型面的选择 . 33 (二)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二)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 34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34 (四)型芯和型腔结构的确定(四)型芯和型腔结构
6、的确定 . 36 (五)推件方式的选择(五)推件方式的选择 37 四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及其强度计算四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及其强度计算 . 38 (一)型芯径向尺寸计算:(一)型芯径向尺寸计算: . 38 (二)型腔径向尺寸计算:(二)型腔径向尺寸计算: . 38 (三)成型零件强度计算(三)成型零件强度计算 40 五导向机构的设计五导向机构的设计 41 (一)导柱的设计要求(一)导柱的设计要求 41 (二)导套的设计要求(二)导套的设计要求 41 六模板厚度的确定六模板厚度的确定 41 七七. .确定排气方式确定排气方式 42 (一)利用配合间隙排气(一)利用配合间隙排气 43 (二)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气槽(二)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气槽 . 43 (三)利用排气塞排气(三)利用排气塞排气 43 八固定板、垫板及垫块的确定八固定板、垫板及垫块的确定 . 43 九九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44 十排气系统的设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