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 2 第一节 采面地质概况 2 第二节 水文地质情况 8 第二章 安全生产系统 . 9 第一节 通风系统 9 第二节 主运输系统 13 第三节 辅助运输系统 14 第四节 供电系统 15 第五节 供水系统 17 第六节 排水系统 17 第七节 压风自救系统 18 第八节 监测系统 18 第九节 综合防尘系统 20 第十节 防灭火系统 20 第十一节 通讯系统 20 第十二节 采面液压系统 21 第十三节 采面照明系统 21 第三章 回采工作面参数及设备配置 . 21 第一节 工作面参数 21 第二节 回采工作面设备配套表 22 第四章 采煤工艺及顶板管理 . 23
2、 第一节 采煤工艺 23 第二节 顶板管理 26 第五章 安全避灾路线 . 30 第六章 技术要求 . 31 2 第一章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采面地质概况采面地质概况 一、地质概况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概 况 煤层名称 四3煤 水平名称 采区名称 工作面名 称 四-12100 地面标高 (m) +384 +162.8 工作面标 高(m) 230.7 157.8 地面位置 该工作面地面位置在竹园村庄和北广场爆破材料库以北,吴庄 村以东,竹园向斜轴以南,大铁门以西。 井下位置 及四邻采 掘情况 该采面位于四煤采区西翼,北邻竹园向斜轴,南邻四-12080 采面(尚未开始掘进)
3、 ,西到井田边界保护煤柱线,东邻四采区回 风下山。 走向长 (m) 1084 倾斜长 (m) 136 面积 (m2) 147424 煤 层 情 况 煤层总厚 (m) 1.54.2 2.8 煤层结构 (m) 单一结构或 0.5(0.1)1.0 (0.3)0.9 煤层倾角 (度) 120190 150 该采面煤层厚度 1.5m4.2m,平均 2.8m,总体上东厚西薄,煤层夹矸 12 层,夹矸总厚约 0.4 m,煤层倾向 NNE,倾角 120190,平均 150,总体上东缓 西陡。 煤 层 顶 底 顶底板 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m) 岩性特征 老顶 砂质泥岩或 细中粒砂岩 4.5 砂质泥岩,灰色,
4、 含砂量不均,含植物化石及 暗色矿物,泥钙质胶结,细砂岩成份为长石、 石 英及暗色矿物,层理明显,钙或硅质胶结。 直接顶 泥岩或砂质泥 岩 25 深灰色,块状,局部含细砂岩及完整的植 物化石。 3 板 情 况 伪顶 泥岩 00.4 深灰色,团块状,质软。 直接底 泥岩 25.7 深灰色,厚层状,钙质胶结,含植物化石, 局部含铝土质及菱铁质结核。 老底 泥岩或砂质泥 岩 3.3 5.7 深灰色,厚层状,钙质胶结,含植物化石, 局部含铝土质及菱铁质结核。 地 质 构 造 情 况 概 述: 本采面地层产状总体上为一偏北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 地层倾角 12 19,平均 15,总体上呈现东缓西陡的趋势;
5、图纸探资料显示:该工作面 内没有断裂构造。但该采面机巷沿竹园向斜轴掘进,掘进过程中,可能揭露 不可预测的地质构造;根据四-12060 采面已掘进巷道情况推测,该采面风巷 有可能揭露两条正断层。 (见下表) 断层 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m) 对掘进影响程度 F1 32 302 15 正断层 2.5 有一定的影响 F2 10 100 63 正断层 4.5 有一定的影响 4 影 响 掘 进 的 地 质 因 素 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措施: 该采面水源主要是四3煤层顶板砂岩水。该工作面掘进中直接充水水源为 顶板砂岩裂隙水,该含水层由 23 层中、细粒砂岩组成,厚 1.343.20m, 平均厚
6、度 17.45m,单位涌水量 0.00190L/sm,渗透系数 0.0120m/d,砂岩裂 隙不发育,富水性弱,以风化裂隙水为主,属砂岩裂隙弱含水层。 预计掘进面掘进中正常涌水量 15m 3/h,最大涌水量 25.5 m3/h。 防范措施: 1、施工队根据预计的涌水量完善工作面机、风巷排水系统;机、风巷各 安设一趟 6 寸排水管路, 2 台水泵(一用一备)单台排水能力不低于 80m 3/h, 扬程符合巷道高差。 2、掘进中一方面,工程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作业现场收集该工作面水文 地质资料,加强该工作面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工作;另一方面,施工队井下带 班人员一定要加强该工作面的水文情况观测, 发现水情异常及时上报矿调度室 及业务科室,排除水情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5 地质情况: 1、图纸资料上该工作面内没有构造,由于四采区勘探程度不够,掘进当 中,揭露不可预测断层的可能性极大。 2、瓦斯相对涌出量 2.29 m 3/ t,属于低沼。 3、煤层自然发火期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