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 录 摘要摘要 I ABSTRACTABSTRACT II 第第 1 1 章章 绪论绪论 . 1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1.2.1 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 . 1 1.2.2 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 . 2 1.3 工程概况 . 2 1.4 技术指标和技术依据 . 2 1.4.1 技术指标 . 3 1.4.2 技术依据 . 3 1.5 结构形式 . 3 1.6 设计基本资料 3 1.6.1 主要材料 . 3 1.6.2 材料特性 . 3 1.7 设计要求 . 4 1.8 施工要点 . 4 第第 2 2 章章 水文计算水文计算 . 6 2.1 水面宽度及过
2、水面积计算 6 2.2 流量及流速计算 . 7 2.3 桥孔长度计算 8 2.4 桥面最低高程计算 . 9 2.5 桥梁墩台冲刷计算 .11 2.5.1 桥下断面一般冲刷计算11 2.5.2 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及基底埋置的最小深度确定. 12 2.6 本章小结. 13 2 第第 3 3 章章 上部结构设计上部结构设计 . 15 3.1 设计资料及材料 15 3.1.1 主要技术标准 . 15 3.1.2 主要材料 15 3.1.3 桥面铺装 15 3.1.4 施工方式 15 3.1.5 支座强迫位移 . 15 3.1.6 温度影响 16 3.2 桥型布置及孔径划分 16 3.3 主梁横截面设置
3、. 16 3.3.1 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 16 3.3.2 主梁截面细部尺寸 . 16 3.3.3 主梁主要截面尺寸拟定 . 16 3.3.4 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 18 3.4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18 3.5 主梁内力计算 . 19 3.5.1 单元划分 19 3.5.2 恒载内力计算. 20 3.5.3 活载内力计算 . 21 3.6 次内力的计算 . 24 3.6.1 收缩次内力的计算 . 24 3.6.2 徐变次内力的计算 25 3.6.3 温度变化产生的次内力计算 . 25 3.7 内力组合 27 3.7.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效应组合 27 3.7.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效应组合
4、 30 3.8 预应力钢筋计算及布置 . 32 3.8.1 计算原理 32 3.8.2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 . 36 3.8.3 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 37 3.9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应力的计算 38 3.10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50 3 3.1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52 3.11.1 正截面抗裂性验算. 52 3.11.2 斜截面抗裂性验算. 54 3.12 持久状况应力验算 . 56 3.12.1 支点持久状况应力验算 . 56 3.12.2 跨中持久状况应力验算 . 56 3.13 短暂状况应力验算 . 58 3.14 本章小结 59 第第 4 4 章章 下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 .
5、 60 4.1 桥梁墩台尺寸拟定 60 4.2 各墩台顶端标高的确定. 61 4.2.1 盖梁标高的确定 . 62 4.2.2 承台标高的确定 . 62 4.3 承台底面形心荷载计算. 62 4.3.1 3 号墩恒载计算 . 62 4.3.2 3 号墩汽车荷载支反力计算. 63 4.3.3 汽车荷载引起的制动力计算 . 63 4.3.4 3 号墩承台底面形心恒载汇总 . 63 4.4 桩顶荷载计算 . 63 4.4.1 桩的计算宽度的确定 63 4.4.2 桩的变形系数的确定 64 4.4.3 桩顶刚度系数的计算 64 4.4.4 承台底面形心位移的计算. 66 4.4.5 桩顶荷载的计算 .
6、 66 4.5 桩长计算 67 4.6 本章小结 68 第第 5 5 章章 施工方法设计施工方法设计 69 5.1 桥梁的基础施工 . 69 5.1.1 施工步骤 69 5.1.2 施工工艺 69 5.1.3 注意事项 70 5.2 桥梁墩台的施工 . 70 4 5.3 装配式箱梁的预制 70 5.3.1 预应力筋的制备 . 70 5.3.2 预应力筋的张拉 . 71 5.3.3 孔道压浆 71 5.4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运输和安装 71 5.4.1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运输 71 5.4.2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安装 71 5.5 全桥的体系转换 72 5.6 桥面系施工. 73 5.6.1 桥面铺装施工. 73 5.6.2 护栏施工 73 5.6.3 伸缩缝和泄水管 . 73 5.7 本章小结. 73 结论结论 . 7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75 致谢致谢 . 77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I 摘 要 本次设计为振秋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该桥位于黑龙江省讷河市,中心桩号位于 K0+318.45,全长 164.4m,桥面净空为 2净-15.25m,设计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