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lanning and Fixture Design) 一、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一、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一)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 进行的下一个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应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 另外也为搞好毕业设计做一次综合训练。学生应当通过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在下述各 方面得到锻炼: 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 定位,夹
2、紧以及工艺路线合理安排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掌握如何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 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来。 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应用。 (二)设计的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律定为:制订 xx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生产纲领为中 批或大批生产。 设计的要求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零件毛坯合图 一张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一套 3夹具装配总图 一张 4夹具零件图 一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份 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老师选定发给学生。 二、设计
3、内容及步骤二、设计内容及步骤 1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学生得到设计题目之后,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 (1)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2)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光洁度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 (3)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工艺性进行分析。 2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毛坯的选择应该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以及零件的复杂程度、技术要求的 高低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在通常情况下,应主要以生产性质来决定。正确的选择毛坯制造方式,可 以使得整个工艺过程经济合理。 3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制订工艺路线。在对零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零件的
4、工艺路线。对于比较复杂的零 件,可以先考虑几个加工方案,分析比较后,在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 (2)选择定位基准,进行必要的工序尺寸计算。当某工序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符时,需 对它的工序尺寸进行换算。 (3)选择机床及工、夹、量、刃具。机床设备的选用应当既要保证加工质量,又要经济合理。 在成批生产的条件下,一般采用通用机床和专用工夹具。 (4)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根据工艺路线的安排,首先应确定一个加工表面的各工序加工余量,其工序尺寸公差按经 济精度确定,一个表面的总加工余量则为该表面各工序间加工余量之和。 (5)切削用量的确定。 在机床、刀具、加工余量等确定的基础上,要求
5、学生用公式计算一二道工序的切削用量, 其余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可由上述手册中查得。 (6)画毛坯图。 在加工余量确定的基础上画毛坯图,要求毛坯轮廓用粗实线条绘制,零件的实体尺寸用双点 划线绘出。比例取 1:1,同时应在图上表出毛坯的尺寸、公差,技术要求,毛坯制造的分模面、 圆角半径和拔模斜度等 (7)绘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将前述各项内容及各工序简图,一并填入规定的工序卡片上。 4工艺装备的结构设计 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设计加工给定零件所必须的夹具 12 套。 具体的设计内容可根据加工需 要由学生本人提出并经指导教师同意后确定。 结构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设计方案,绘制结构原理示意
6、图。 学生在确定夹具设计方案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确保加工质量,结构尽量简单,操作省力高 效,制造成本低廉。这四条原则如果单独拿出来分析,有些是互相矛盾的,而设计者的任务, 就是要在设计的实践中,综合上述四条,通盘考虑,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注意 分析研究,考虑互相制约的各种因素,确定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计算定位误差。 按照加工精度的高低, 需要消除不定度的数目以及粗精加工的需要, 按有关标准正确的选择 定位元件。 选择好定位元件之后,还应对定位误差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超差时,需要改变定位方法, 以减少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有时甚至要从根本上改变工艺路线的安排,以保证零件的加 工能顺利进行。 (3)计算所需的夹紧力,设计夹紧机构。 为了保证零件装夹的安全可靠,实际所需的夹紧力应比理论夹紧力要大,即应对理论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