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题目 底模零件的数控加工 系别 机 电 系 专业 数控技术 班级 数控 0803 班 姓名 学号 指 导 教 师 日期 I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底模零件的数控加工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第一:熟悉数控铣床结构及的加工性能 第二:零件图的分析及确定加工内容 第三:AUTO CAD 图形的绘制 第四:三维图形的绘制 第五:选定加工设备 第六:切削用量及刀具选择、装夹 第七: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第八:编写程序,完成加工操作 设计进度要求: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搜集资料和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周:零件的工艺分析 第三周:零件的尺寸计算 第四周:整个零件工艺尺寸的
2、计算部分 第五周:校核、修改、成文和定稿 第六周:电子稿的输入和排版 第七周: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 II 摘 要 本设计的主要课题主要是底模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安排, 其零件图是在数 控相关的专业书籍中刷选出来的,其结构简单,但能够综合考察加工者的专业知 识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本零件有一定的加工精度要求,必须运用相关所学的专 业知识及丰富的实践才能顺利的完成。此零件既有平面的加工,曲面的加工台又 有阶孔的加工、圆角的加工。 在这个毕业设计中不但考察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手工编程的能力, CAD,PRO/E 等绘图软件的操作能力) ,同时也考察了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的能
3、力以 及面对困难问题时,怎样处理困难的能力。在本课题中包括零件图的分析、零件 的技术要求、加工刀具的选择、走到路线的选择、加工工艺的分析等,每一步都 经过详细的分析, 反复的查阅资料, 多次论证, 最后确定最佳最合理的加工方案。 最后选用 FANUC 数控机床来顺利的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 通过从设计到加工到实 体的综合考验,使我对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 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以后在社会上行走, 生产实践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自己以后的道路指明 了方向。 关键词:底模零件图,AUTO CAD,PRO/E,编程,加工,
4、FANUC III 引 言 从 1952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第一台试验性数控系统,到现在已走过 了半个世纪历程。随着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的数控系统功能已 经非常强大, 与此同时加工技术以及一些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对数控系统的发展 和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虽然早在 1958 年就开始研制数控机床,但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取 得实质性成果。1980 年北京机床研究所引进日本 FANUC5、7、3、6 数控系统, 上海机床研究所引进美国 GE 公司的 MTC1 数控系统, 辽宁精密仪器厂引进美国 Bendix 公司的 Dynapth LTD10 数控系统。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
5、先进技术的 基础上,北京机床研究所又开发出 BS03 经济型数控和 BS04 全功能数控系统,航 天部 706 所研制出 MNC864 数控系统。 “八五”期间国家又组织近百个单位进行以 发展自主版权为目标的“数控技术攻关” ,从而为数控技术产业化建立了基础。 20 世纪 90 年代末,华中数控自主开发出基于 PC-NC 的 HNC 数控系统,达到了国 际先进水平,加大了我国数控机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度。 现代数控加工正在向高速化、高精度化、高柔性化、高一体化、网络化和智 能化等方向发展我国机床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行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连续 6 年保持 20%以上的增长,数控机床消费连续 5
6、 年位居世界第一。强劲的市场需 求带来了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将是数控机床大发展的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和 支持发展国产数控机床,制定了数控机床发展规划,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到 2010 年国产数控机床占国内市场比重达 50%。 近年来,国内机床企业发展迅速。大连机床行业实现整合, 。沈阳机床行业 通过改制整合,2006 年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北京第一机 床厂并购了德国科宝公司,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国内数控机床制造商正在拼搏奋起,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制造出满足市场 需求的高质量标准的数控机床及柔性制造系统。在本设计说明书中,通过对零件 的分析,加工设备等各方面的选择制定了完善的零件加工工艺;另外对材料的分 析,加工毛坯的选择,工艺参数分析,制定了道具卡片,工艺卡片,设定了加工 方案等,完成本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