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超化矿井毕业设计说明书

    • 资源ID:1445311       资源大小:2.53M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超化矿井毕业设计说明书

    1、 1 摘摘 要要 本设计的井田面积为 9.7 平方千米,年产量 60 万吨。井田内煤层赋存比较稳定, 煤层倾角 4-45 ,平均煤厚 3.5m,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在井田范围西部和中央均 有断层发育。沼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不高,涌水量也不大。根据实际的地质资料情 况进行井田开拓和准备方式的初步设计,该矿井决定采用三立井上山开采,煤层分组 采区上下山联合布置的开拓方式,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走向长 壁采煤法,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并对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矿井排水和矿井通 风等各个生产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提出要求, 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矿井全

    2、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 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 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关键词:立井 走向长壁 一次采全高 综合机械化 高产高效 2 目 录 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2 1.1 位置、范围和交通. 2 1.1.1 位置. 2 1.1.2 范围. 2 1.1.3 交通. 2 1.2 自然环境. 3 1.3 地层. 4 1.4 构造. 4 1.5 煤层. 6 1.6 煤质. 6 1.6.1 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6 1.6.2 煤类. 7 1.6.3 工业用途评价. 7 1.7 水文地质. 7 1.7.1 主要含水层. 7 1.7

    3、.2 主要隔水层特征. 8 1.7.3 断层破碎带水文地质特征. 8 1.7.4 邻近生产矿井和老窑对本矿井充水的影响. 9 1.7.5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9 1.8 地质条件. 10 1.8.1 瓦斯. 10 1.8.2 煤尘爆炸性. 10 1.8.3 煤的自燃倾向. 11 1.8.4 地温. 11 2 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 12 2.1 井田境界. 12 2.1.1 煤田范围划分的原则. 12 2.1.2 井田特征. 12 2.2 矿井工业储量 12 2.3 矿井可采储量 13 2.3.1 边界煤柱. 13 2.3.2 断层保护煤柱. 13 2.3.3 工业广场煤柱. 14 2.

    4、3.4 保护煤柱总量. 14 2.4 矿井工作制度. 14 2.5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 2.5.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15 3 2.5.2 井型校核. 15 3 井田开拓. 18 3.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18 3.1.1 开拓方式比较. 18 3.1.2 井筒位置的确定. 19 3.1.3 工业广场的位置、形状和面积的确定. 19 3.2.1 开采水平的确定 20 3.2.2 井田开拓的方案比较. 20 3.3 井筒. 23 3.4 井底车场. 26 3.4.1 道岔的选型. 26 3.5 基本巷道断面. 26 4 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29 4.1 采区巷道布置

    5、及生产系统的原则. 29 4.2 采区走向长度的确定. 29 4.3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30 4.4 采区上下山布置及采区巷道的联络方式. 30 4.5 采区内同采工作面数的确定. 30 4.6 煤层和工作面的开采顺序和接替顺序 30 4.7 确定采区各种巷道的尺寸、支护方式及通风方式. 31 4.8 采区生产系统. 31 4.9 采区硐室. 32 5.采煤方法. 33 5.1 采煤方法原则. 33 5.2 采煤方法. 33 5.3 确定采区生产能力. 33 5.4 回采工艺. 34 5.5 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见表 5-5) 36 5.6 工作面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38 6

    6、矿井运输 40 6.1 井下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40 6.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型. 40 6.3 大巷运输设备. 41 6.3.1 电机车的选择. 41 6.3.2 运输方案的选择. 43 6.3.3 列车组成的计算. 43 6.3.4 电机车台数的计算. 46 4 6.3.5 带式输送机的计算. 48 7 矿井提升 49 7.1 矿井提升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原始资料. 49 7.2 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 50 7.2.1 主立井提升容器确定. 50 7.2.2 副立井提升容器的确定. 52 7.3 提升钢丝绳的选择计算. 55 7.4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选择. 59 7.5 电动机容量选择. 60 8 矿井排水 61 8.1 概述. 61 8.2 水泵型号及台数. 61 8.3 管路的确定. 63 8.4 管道特性曲线,确定工况点. 64 8.5 校验计算. 68 9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措施 70 9.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70 9.1.1 通风设计的基本依据. 70 9.1.3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71 9.2 风量机算及风量分配 71 9.2.1 采煤工作面实际


    注意事项

    本文(超化矿井毕业设计说明书)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