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提 纲 一、 中小企业的含义 二、 中小企业的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 、从外部环境看所存在的问题 (二) 、从中小企业自身看(即内部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 (二) 、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难是当务之急 (三)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 、理顺中小企业工作体系 (五) 、为中小企业发展培训人才,更新其观念 (六)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平台: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建设 (七)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平台 (八) 、加大中小企业的技改投入,形成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中
2、小企业的新优 势 五、结论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 业的活力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竞争的能力,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中小企 业的发展问题是全社会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 份,是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重 要源泉;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又是市场竞争的弱者。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保护公平竞争, 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必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近年来,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中小
3、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并没有发 挥应有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融资难问 题最为突出。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中小企业。 一、中小企业的含义 关于中小企业的定义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 中小企业是指市场进入门槛和经营成本低、市场占有率小的企业。其规模小、从业 人员少、投资少、营业额小、产品单一、经营非常不稳定,划分标准通常为从业人数、实收 资本数、一定时期销售额等; 2 中小企业概念的“相对性”表现尤为明显:一方面在时间上具有相对性,衡量一个 企业的大小规模可以使用员工人数、投资额、年销售额等一些较为客观的数据来实现,但用 这些数据所确定
4、的企业规模标准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指标;另一方 面,中小企业的定义本身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大小之分也只是针对大企业的相对性而言。 目前世界各国划分中小企业的指标体系和范围依据各有侧重:一是年销售额,二是资本金, 三是从业人员。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从 50 年代开始经过几次调整。2000 年 9 月国家 经贸委提出了最新的划分方案,重新界定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其基本方案是:资产总额 或销售总额在 5000 万元以下的是小型企业,5000 万元到 5 亿元的为中型企业,5 亿元到 50 亿元的是大型企业,50 亿元以上的为特大型企业 。这一标准与国际大多数国家的标准接近
5、, 有利于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不顺畅的宏观管理体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多数县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超越 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按社会内在分工要求,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扶持、监督和协 调的专门管理机构,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较为分散,口径不一致。这 就导致政令不统一,一部分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被管得太死,而大部分非国有中小企业则少 有人关心和指导,致使中小企业无所适从。并且,许多地方的领导,热衷于制造“航空母舰”, 搞多少个百亿、十亿元工程,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很少关注。这些都导致政府对中小企业 的
6、状况和发展趋势既缺乏全面掌握,也缺乏宏观上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和扶持。 2、 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 融资相当困难, 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更加突出。 资金短缺,生产能力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造成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机构的“惜贷、恐贷、拒贷”现象;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 券、信托融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不完备(刚推出的中小企业板,进入门槛仍较高,绝大 部分中小企业仍难以进入) ;风险投资机构少、规模小;区域性资本市场不健全,财政扶持能 力不足,招商渠道太少,信用担保刚刚起步等,都使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补充机制。同时,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银根抽紧,商业银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人民币市场利率管制尚未完全 放开等,也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所以,“融资难”这一老大难问题仍然没有从根 本上解决。据统计,中小企业 90以上的资金源于企业内部筹集、家人和朋友,还有各种非 正常的渠道(如私下高息借款、揽蓄等) ,这些不仅加重了企业经营成本,也扰乱了正常的金 融秩序。 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金融、财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