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报告 1 外脚手架专题学习 2015-8-30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1 目录 一 引言 . 2 二 施工部署 3 2.1 外用脚手架的发展与选择 3 2.2 本工程采用的架体形式 . 4 2.3 落地式双排钢管式脚手架 5 2.4 工字钢悬挑梁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体系 5 三 施工工艺与技术 7 3.1 工艺流程 7 3.2 特殊位置做法 . 8 3.3 脚手架检查验收 10 3.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拆除 12 四 施工安全 13 4.1 脚手架事故分类 13 4.2 原因分析 14 4.3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4 五 小结 . 15 参考文献 15 2 一 引言 我这次实习所在
2、的福建 XXX 二期是一个以小高层和多层住宅为主的项目, 比较中规中矩,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上不存在特别复杂的问题。而脚手架是所有 建筑工地都离不开的建筑用具, 上学期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也进行了一定的自 学,因此,我想就脚手架这一常见的专项工程,结合御龙天下二期 B 标段的脚 手架情况,对建筑工程中一些通用、普遍的内容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 脚手架原意是为施工作业需要所搭设的架子, 随着脚手架品种和多功能用途 的发展,现在已扩展为使用脚手架材料(杆件、构件和配件)所搭设的、用于施 工要求的各种临设性构架。从广义上来说,在我国一般将临时架设在建造中的建 筑物或结构物周围, 为方便施工人员结构施工或
3、外墙装饰作业以及为在操作时临 时堆放建筑材料的辅助施工设施, 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固定模板而架设的临 时支撑系统,统称为施工脚手架系统。从狭义上来说,脚手架一般仅指前者。 我国的脚手架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是竹木脚手架的发源地。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在我国建 筑施工中主要使用竹、木脚手架,由于它的经济优势,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仍然 有使用。我们在香港的实习中,就发现当地往往采用竹制脚手架。 第二阶段:60 年代到 70 年代中期,随着钢铁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 在建筑施工模架行业提出了“以钢代木”的口号, 促进了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的进步 与革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得以
4、大量推广应用。 第三阶段: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我国首次引进并开始建厂生产门式钢 管脚手架。我国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在吸收英国 cuplok 脚手架和门式钢管脚手架 优点的基础上,研制出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与此同时,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新型 脚手架、用于室内外装修和设备安装工程的工具式、移动式脚手架以及脚手架杆 配件在构造模板支撑架、组合柱和井架的应用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施工技术日 趋成熟。 第四阶段:进入 90 年代后至今,我国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在建设工程中 所占比重迅速扩大,地下结构、大跨度结构、大尺寸截面梁板结构不断增多,对 施工脚手架在安全可靠、快速和经济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附着升降脚手架开 始在建筑施工市场上出现并得以迅速发展。 3 二 施工部署 2.1 外用脚手架的发展与选择 由于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的建设量迅速扩大, 我国高层建筑脚手架工程技 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满高外脚手架和吊篮及挂脚手架的使用减少 在 80 年代中期以前,这三种脚手架曾是主要形式。满高搭设外脚手架材料 用量大、周转慢和耗工多,且受搭设高度的限制;吊篮和挂脚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