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1.1 网络 1.1.1 网络的阶段性发展 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19871993 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 高等院校开始研究网络网络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 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 1994 年至 1996 年,同样是起步阶段。1994 年 4 月,中关村地区教育 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网络,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网络的国家。之后,Ch 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 等多个网络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网络开
2、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 1996 年底,中国网络用户数已达 20 万,利用网络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 1997 年至今,是网络在我国快速最为快速的阶段。国内网络用户数 9 7 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 1000 万。据 中国网络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03 年 6 月 30 日,我国上 网用户总人数为 6800 万人。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 890 万人,与 2002 年同期相比则增 加了 2220 万人。 中国目前有五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网络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 育、科技、经
3、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网络骨干单位。现在有 600 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 (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 140 家。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八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 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 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 2 1.1.2 网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当前正在 迈进信息社会。信息作为继材料、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 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正在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
4、、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首先,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 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得以共享。其次,网络创造出了更多 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 长,推动生产力进步。同时,网络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网络的确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在奇迹背后,存在着日益突出的问题,给人们提出了 极大的挑战。比如,信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财富分配出现不平等;网络的开放性和全 球化,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共享和经济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非常 严峻的问题;网络的竞争己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高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网络带来 信息的全球性流通
5、,也加剧了文化渗透,各国都在为捍卫自己的网络文化而努力。中国 拥有悠久的文化, 如何使得这种厚重的文化在网络上得以延伸, 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中国网络发展中还存在着另一些问题。首先,中国网络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在 用户总数上,目前全球网民已超过两亿,其中有一半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 家的网民数量都领先于中国。但是已经有机构预测,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网民数量将 跃居世界前五位,乃至前三位,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所以网络用户的普及率还十分 低。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的网络用户普及率达到了 30以上,而中国仅仅有 1.4%。 其次, 中国的网络规模距离网络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但是随着基
6、础设施的增加, 宽带技术的使用,在网络规模上会有稳步的发展。第三,中国的网络管理法规还相对滞 后和不够完善,要根据国家已颁布的电信条例修订现有部门规章中不适应的部分, 为新业务制定新规定,做到法规到位。第四,由于语言和观念的原因,中文信息资源上 网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另外,中国网络业在资本投入、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技术 创新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外国成功的方式有的在中国未必奏效,因此 不能照搬,要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 1.2 网站 网站的发展的路径和其自身的资源配给优势,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在发展的过程 3 当中,各家 IT 门户,自觉不自觉地,依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形成了一些自身的优势的 特色。这是第一点,总体的一个特征。 第二点特征,我们认为现在的 IT 门户,主要是以信息传播为主,媒体特性显著,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纵观 IT 门户的背景,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门户背景,都是拥有 比较强的媒体背景,所以时至今日,媒体信息服务,依旧是其主流的商业模式。 第三个特点,我们看到的是传播价值增强,步入产业主流,可以讲中国 IT 产业 的发展,催生了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