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摘要摘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主要通过财务核算和利用会计信息对各项工作进行 指导。内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核心,只有建立切合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防控财务风险。本人从理论联系实际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研 究,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 计控制应遵循的原则,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期通过执行严格的财经纪律和规范 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能够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和 社会服务水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重要性 素质 职业道德水平 2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
2、制的探讨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 09 级会计学专业 指导教师 绪论绪论 行政事业单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 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 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会计制度百 废待兴,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亟待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会计核算逐步完善,财务制度得到逐步规范,内部控制的作用也不断发挥作用 并得到迅速发展。 长期以来,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 涉及环节较少, 内控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 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影响单位职能的高效行使和财
3、务的科学管理。因此研究如何通过 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 管理的促进作用,达到防止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的目的有其重要 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界定一、内部控制的界定 1.11.1、内部控制的、内部控制的涵义涵义 内部控制,是指管理者为确保法律法规及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护资产的安全 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及时,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 的总称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 1】内部控制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和行政事业 单位内部
4、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保护资产,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和可信性,提高经营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促进单位经济健康成长 而在单位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 【2】是国家预算管理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努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为 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21.2、内部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的作用 1.2.1、提高财务会计和管理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日益加强,各单位领导者要想在当今社会中成功有 3 效地管理工作,必须掌握准确的信息资料。会计信息资料在财务工作中发挥着晴雨表 的作用,财务人员只有规范
5、各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才能确保领导风 向标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才能通过控制手段尽量提高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1.2.2、保证工作协调有序进行,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各部门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内部控制为工作的顺利开展保 驾护航。只有在严格的内部控制系统中,通过职责分工,规范各种手续、制度、工作 流程、审批程序、检查监督手段等,才能有效地控制本单位各项活动顺利进行、防止 出现偏差,纠正失误和弊端,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指标。 1.2.3、为审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审计监督可以监督各单位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只有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 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
6、才能堵塞财务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 误,才能评价经济责任和部门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信 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并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1.31.3、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有的特征、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有的特征 1.3.1、适用范围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适用对象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 行政事业单位是为执 行行政事业任务,保证业务活动的资金需要。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或者是自收自支, 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开支。 1.3.2、核算基础 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 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所以,内部控制也应相应的适用于此两种核算制。 1.3.3、核算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象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在资金运动过 程中,各单位掌管的财产物资、债权和其他权利形成事业单位的资产;由事业单位承 担的借入、预收款项和应付、应缴款项形成事业单位的负债;各项基金和结余形成事 业单位的净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一些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