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 及障碍及障碍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体验与大 自然亲密接触、交融,亲身感受先人们创造的历史成果的最佳选 择。 本次课题对我国发展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 研究,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策略。而且,发 展旅游业必将推动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对于改变当地人们的观念, 扩大对外开放,改善人民生活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西部地区 生态旅游 优势条件 障碍 策略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旅游”一词的出现 “艾斯特”定义是由瑞士
2、学者汗择克尔(Hunziker)和克拉普 夫(Krapf)于 1942 年提出的,尔后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Experts in Tourism)所采用。 “艾斯特”定义的一般叙述是: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 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 2 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显而易见,这一叙述的最后部分不能 很好地说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商务旅游,存在一些不足。任何商 务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赚钱,无论是在企业所在地的商务活 动还是外出旅行都是一样的。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
3、计委员会的定义(以下称 WTO1995 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 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活动” 。这 个定义为统计上的鉴别确定了这种在外地的暂时停留“不超过一 年”的标准,同时指出“访问的目的不应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 访问地获取报酬” 。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生态观光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至 1965 年,学者赫 兹特建议对文化、教育以及旅游再省思,并倡导所谓的生态旅游, 发展至今生态旅游已成为国际保育和永续发展之基础概念。1983 年,学者赫克特提出“生态旅游”一词,成为目前最普遍使用的 语汇。 (三)生态旅游的特点 1.生态旅游
4、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 2.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当地资源保育的旅游 3.生态旅游是一种维护当地社区概念的旅游 最后,学者赫克特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到相对未受干扰或 3 未受污染的自然区域旅行,有特定的研究主题,且体验或欣赏其 中的野生动植物景象,并且关心区内的文化特色” 。 生态旅游学会在 1991 年为生态旅游下了一个广为各界接 受的注解“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方式,保育自 然环境与延续当地住民福祉为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标” 。 (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原则 1.必须坚持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原则 2.必须坚持全面系统的调查、客观科学的分析,使之符合实 际的原则 3.必须坚持突出绿色
5、环境、突出保健功能的原则 4.必须坚持建设“以保健疗养、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 综合开发建设区”的原则 5.必须坚持建设层次高、中、低档分流、以中档为主的原则 二、二、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现状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现状 (一)开发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优势) 1.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不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旅游业的发展不但能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而 且还可带动餐饮、娱乐、商业、建筑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3. 旅游业就业容量大,可增加西部旅游地区人口就业机会。 4. 旅游也是外向型第三产业,可以促进和加快西部地区的对 外开放。 5. 旅游业的发展将为西部带来一次文化复兴,展现
6、西部地区 4 悠久灿烂的地方文化和民俗文化。 因此,西部地区发展旅游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综 合效益,可使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旅游也将从一般 的观光游览向生态环境游、民俗文化游、休闲度假游、工业科技 游等专业旅游方向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增长最为强劲的兴型绿色 产业。 (二)开发西部地区生态旅游所存在的问题(障碍) 1. 宣传力度不够强,人们意识不够 2. 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 3. 没有规划、规划和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生态 旅游资源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4. 投资结构单一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三、解决的策略解决的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旅游者及当地居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 的意识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大众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我认 为,当前应重点加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首先要加强 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尤其是环保知识的教育。在具体的旅游活 动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中导游的管理职能;另一方面 要加强景区内旅游专业性解说的规划设计,如增加资料图片,在 景区醒目处设立标语等方式,来引导游客;其次要多向当地群众 宣传环保知识,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