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摘摘 要要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供电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保证接触网处在正常的、高效 的工作状态,对于保障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也日 趋精细。 本文在概述接触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结 构特征、支持装置及接触网设备的选择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接触网的设计标准、规范、 内容,详细地进行了接触网跨距及风偏移值的校验、支柱容量的计算以及其它的设计 计算和安装曲线的绘制。特别完成了区间和隧道接触网 CAD 平面布置图。它全面的总 结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设计过程,即有技术性论述,又有理论性分析。文中依 据当地的气象、地质条件和线路资料结合接触
2、网的设计原则完成了包头至惠农某区间 的接触网平面设计。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 设计计算 平面设计图 II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目 录 II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节 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概况 1 第二节 本文的工作 3 第二章 接触网设计标准及规范 4 第一节 接触网组成 4 第二节 接触网设计程序 6 一、初步设计 6 二、技术设计 6 三、施工设计 6 第三节 接触网设计内容 6 一、设计计算 6 二、平面设计 7 三、设备选择 7 四、技术校验 7 第四节 区间平面设计介绍 7 第五节 隧道内接触网的平面设计 9 一、隧道内接触网的悬挂结构 9 二、隧道内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内容
3、及技术原则 9 第六节 接触网的设计标准 10 一、侧面限界 10 二、拉出值 10 三、锚段关节设置 11 四、中心锚结 12 五、悬挂模式 12 六、无交叉线叉 14 七、电分相装置 14 八、结构高度 15 III 九、接触线的高度 15 十、接触网的接地与防雷 15 第七节 接触网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述 16 第三章 接触网设备选择 17 第一节 接触线索 17 一、接触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17 二、CTHA120 的主要性能参数 19 三、承力索的选取 21 四、吊弦 22 第二节 支柱及支持装置 23 一、支柱 23 二、基础 23 三、支持装置 24 四、腕臂及定位装置 25 第四章
4、 接触网的设计计算 27 第一节 b 值计算 . 27 第二节 接触线的受风偏移和跨距许可长度的计算 28 一、直线区段 28 二、曲线区段 28 三、缓和曲线区段接触线最大偏移值及跨距值的确定 29 第三节 支柱负载计算 31 一、垂直负载 32 二、水平负载 33 第五章 包头至惠农(DK16-DK415)区间的接触网设计 . 38 第一节 接触网设计计算条件的确定 38 一、气象资料 38 二、地质资料 38 第二节 计算负载的确定 39 一、自重负载 39 二、冰负载 40 三、风负载 40 IV 四、合成负载 41 第三节 设计校检 42 一、安装曲线 42 二、接触线的受风偏移和跨
5、距许可计算 43 三、区间锚段长度的划分 43 四、支柱负载计算 44 第四节 设计说明 44 一、线索实际长度的计算 44 二、悬挂中心至线路中心距离的计算. 47 三、设计小结 48 总 结 49 致 谢 50 参 考 文 献 51 附图 1:包头至惠农(DK16+641 - DK415+974)区间 CAD 平面设计图 附图 2:接触网设计安装示意图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第一节第一节 电气化铁路的发展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概况概况 铁道电气化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铁路建设和改造的主要发展方 向。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起着电能传输的重 要作用
6、。铁道供电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电力机车提供电能,而接触网是电能传送的唯 一途径。因此接触网的质量和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着电气化铁道的运输能力。要求接 触网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证良好地供给电力机车电能,保证电力机车在线路上 安全,高速运行,并在符合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省投资、结构合理、维修 简便、便于新技术的应用。 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 争,高速铁路以其独特的优点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 现代高速 铁路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电力牵引方式。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主体接触网,其性能的优 劣直接决定着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受流质量,最终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与安全。 我国高 速铁路的研究、建设起步较晚,1998 年 7 月建成了试验时速为 220kmh的广州深 圳线准高速铁路,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学习借鉴国外先进 技术,加大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对满足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 适应未来高速铁路建设市场的竞争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 1997 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