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 题目:汽车发电题目:汽车发电机电磁干扰机理分析机电磁干扰机理分析 学院: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级:年级: 姓名: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完成时间:20112011 年年 3 3 月月 2929 日日 附件1: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设计)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级别:2008级 课题名称 汽车发电机电磁干扰机理分析 学生 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姓 名 职称 学位 教授 博士 开题报告内容要求: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研究动
2、态、见解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5、主要参考文献 1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当今汽车对安全、节能环保以及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迅速发展 的微型计算机和传感器等电子技术, 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虽然电子技术使汽车的性 能有了显著提高, 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即如何保证汽车运行过程中车用电子电气设备 的可靠性。 由于汽车电子电气产品要能经受汽车电系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电压脉冲峰值的冲击 和干扰,若不适应汽车电气系统电磁环境,则易出现故障而不能有效工作,甚至影响整车电 气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整车行驶失控。日益增加的电子
3、电器产品以及汽车的流动性特点, 使得汽车电磁兼容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它不仅直接影响车内电子设备的工作特性以及汽车 的安全行驶, 而且对汽车自身及其周围的通信设备、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干 扰。汽车发电机是汽车的电磁干扰源,本文通过本文介绍了汽车电磁干扰源,发电机 的构造和原理,重点论述发电机电磁干扰形成机理,并提出了一些抑制电磁干扰 的有效方法。 2 2、研究动态、见解、研究动态、见解 本论文的工作是围绕汽车点火系统对车内电磁环境的影响及其电磁兼容性, 首先对汽车 发电机结构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 介绍了汽车发电机工作原理, 定性分析发电机电磁干扰分 析,并介绍一些能有效抑制电磁干
4、扰的方法。 3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1. 研究思路:.当前汽车电子设备发展方向;.对汽车电子设备的要求;.电子发 电机的结构、原理;.电磁干扰分析和抑制 2. 研究方法:.分析法;.资料查询法;.讨论法 4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1.论文准备阶段(2011 年 7 月2011 年 10 月) ,确定论文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初步 确定研究方案。 2.论文调研阶段(2011 年 10 月2012 年 1 月) ,根据选题方向,对找到的资料进行研 究,分析和系统整理。 3.论文撰写阶段(2012 年 1 月2012 年 2 月) ,根据预期分
5、析结果,完成论文初稿。 4.论文定稿阶段(2012 年 3 月) ,经过论文指导老师的多次指导,对论文不足之处做多 次修改,使论文完善,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5 5、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1陈天殷. 汽车电器电磁兼容性及电磁干扰的抑制J.汽车电器,2007. 2杨克俊.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韦绍秋.汽车电磁干扰的产生与排除J. 大众科技,2005. 4蔡恒,董小闵,李旭,吴存学,翟建鹏,陈立东,郭迪军. 汽车发电机电磁干扰形 成机理及测试技术研究J. 汽车工程学报,2011. 5李景芝,吴际璋,冯传荣. 汽车电磁干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J.汽车技术,2
6、000. 6赵福堂.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第三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7方成,黄绪鹏.汽车电磁兼容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汽车零部件,2011. 8金松涛,丁良旭,刘青松.汽车电磁兼容问题研究的重要性J.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1. 9黄春梅.汽车电器电磁干扰及防护的探讨J. 广西工学院学报,2011. 10姜述刚,袁大宏.汽车电磁兼容性综述J. 汽车技术,1996. 11马伟明,张磊,孟进. 独立电力系统及其电力电子装置的电磁兼容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7,9. 12冯渊主编.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13吕文红,郭银景,唐富华,杨阳,陈幼峰.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第二 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注:此表须打印,不够填写可续页。 附件3: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学院:物理与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