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我国服务贸易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研究 学 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 学 生 XXXX 学 号 XXX 指导教师 XXX 前 言 服务业 从健康和教育到电信和交通 己日渐成为许多国家经济领域中 最大的部门。服务业不仅给一个国家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国民收入,而且,在诸如 金融或电信等许多服务部门中为其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投入要素。 因此,服务部门的效率高低对能否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效益是极为关键的。 同样,服务贸易本身也一直在增长。近年来,所有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总规模 上都出现了相当可观的扩展,尽管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扩
2、展的起点还低。“经济合作和 发展组织”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 由于他们国内的服 务行业效益低、缺乏竞争力,所以如果开放其服务贸易,那是会遭失败的。尽管如此, 发展中国家还是能够从更加开放的服务贸易中获得显著收益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经历了一个由起步到壮大的过程,甚至在某些领域 都具有世界性的比较意义。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能够帮助解决我国结构性的就业难题。 服务贸易对能源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小,对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的集聚效益较大,大力 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 式的转变。在服务贸易中,技术、设计、创意、分销、环境、法律
3、、保险、通信等等, 这些都有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能够增加大学生就业,发挥知识型人才的作用。所 以,研究服务贸易与就业的关系,一方面对于认清我国当前的贸易现状和就业现状有 良好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为我国就业开辟新路径提供了现实帮助。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第一章是绪论,对整个文章立 意做了相关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服务贸易和就业的相关定义、理论和现状。第三 章主要是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与服务贸易就业人数之 间的关系,得到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对就业都有积极的影响;再通过选择保险、建筑行 业作为新型服务贸易部门和传统服务贸易部门的代表,分别用线性回归模型
4、对它们的 贸易进出口总额和就业人数进行了分析,发现传统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就业效应都小于 新型服务贸易,证明我国应大力优化发展服务贸易,需要努力发展新型服务贸易来扩 大就业。然后对服务贸易的四种方式进行分析,分别指出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 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对就业影响的途径,得到各种服务贸易方式是通过不同的资源要素 影响就业,一个国家必须根据自身的国情有侧重的选择贸易方式、发展贸易。第四章, 基于就业的视角,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资源进行了 SWOT 分析,目的在于更进一步结 合中国实际,有侧重、有条理的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使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得到广泛 延伸。 本文最终所得的研究结论与预期基本相符,优
5、势在于对服务贸易进行了分类,从 新型和传统两个大方面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提出了对策。但是,本文只从新型服务贸 易和传统服务贸易中个选取了一个行业作为代表,使得样本的代表性不够。 本文参考了许多国内外关于“服务贸易与就业”研究的文献,还大量借鉴了中国 商务部、中国统计局的许多数据。除了使用实证分析、文献参考的方法外,还使用了 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等常规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基于我国国情有针对的给我国以 服务促就业提出帮助。 目目 录录 前 言 2 目 录 4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 1 章 绪 论 1 1.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 1.1.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 1.1.2 目前
6、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 1.2 研究的主要意义 3 第 2 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综述.3 2.1 服务贸易概况4 2.1.1 服务贸易 4 2.1.2 服务贸易现状 4 2.1.3 服务贸易结构现状 5 2.2 就业概况.6 2.2.1 中国产业结构就业现状 .6 2.2.2 中国服务部门就业现状 .7 2.2.3 中国劳务输出现状 7 2.2.4 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7 第 3 章 服务贸易与就业关系分析 .9 3.1 服务贸易总额与就业总量的实证分析.9 3.1.1 模型背景意义分析 9 3.1.2 相关变量和数据选择.9 3.2.3 简单回归分析 . 11 3.2 理论分析服务贸易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14 3.2.1 跨境支付 14 3.2.2 境外消费 . 15 3.2.3 商业存在 15 3.2.4 自然人流动. 16 第 4 章 我国现状下服务贸易结构对策分析 17 4.1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基于就业的 SWOT 分析 17 4.1.1 优势 . 18 4.1.2 劣势 18 4.1.3 机遇 . 18 4.1.4 挑战 . 19 4.2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