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 录 提要. 1 1 我省发展奶业的优越条件 1 11 自然条件 1 1.2 资源条件 1 1.2.1 种源基础雄厚 1 1.2.2 饲料资源充足 1 1.2.3 社会经济条件 2 1.2.3.1 科技力量较强. 2 1.2.3.2 社会服务体系健全 2 1.2.3.3 奶牛生产技术先进 2 1.2.3.4 农户饲养饲养奶牛的实际经验较为丰富 2 1.3.1 政策保证 . 2 2 乳业发展的市场预测. 2 2.1 国内市场分析与预测 2 22 国际市场分析和预测 3 23 价格预测 3 231 国际市场价格预测 3 232
2、 国内市场价格预测 3 24 市场预测结论 . 3 241 乳制品市场潜力较大,通过对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预测,国内外市场对乳制 品的需求量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市场容量大。 3 242 要加快奶牛业的发展,注重质量的发展,提高人均乳制品占有量。 3 3我省奶业生产现状 4 4发展奶牛业的措施 4 41 开发销售渠道 . 4 42 改革经营方式 . 5 43 以质量取胜 5 44 提高奶牛产奶量 . 5 45 提高繁殖力 5 46 进一步加强奶牛进口管理 . 6 47 加强 DHI 测定、良种登记和种公牛后裔测定工作 6 48 大力发展乳品加工企业 . 6 49 切实加强疫病防治,特别是结核病防治和布
3、病普查 . 6 5 结束语 6 6 参考文献:. 7 1 提要提要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北纬 43 度至 53 度, 东经 121 度至 135 度之间。 全省幅员面积 45 万平方公里, 可耕地面积 1.69 亿亩, 辖 13 个地市 69 个县市 874 个乡镇, 约 8000 个村 (屯) , 总人口 3792 万人,粮食总产 300 亿公斤。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畜牧养殖业发展很快,2003 年末,全省存栏奶牛 105 万头,鲜奶产量 230 万吨,目前,畜牧业已经成为个省农村经济中 的支柱产业。我省奶牛养殖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单产水平低、技术落后、管理差、饲料单 一、饲草缺乏。针对我省
4、的奶牛发展现状,特提出以下措施从而提高奶牛的存栏数和产奶量 以及奶质:1.提高繁殖力。2.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标准化养殖。3.切实加强奶牛疾病防治。 4.进一步加强奶牛进口管理。5.加强 DHI 测定,良种登记和种公牛后裔测定工作。 1 1 我省发展奶业的优越条件我省发展奶业的优越条件 1 11 1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岸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 具有半干旱半湿润和寒暖适中的气候 条件。全年平均气温 4 ,温差达 3848 ,无霜期 105140 d,年平均降雨量 500 mm, 年蒸发量 1 500 mm,年积温 1 200 。植被茂盛,水草丰美,与荷兰、丹麦、美国北部各 州
5、及日本北海道等奶牛发达国家和地区同处在被称为“世界奶牛带”的同一个纬度范围内, 适合发展奶牛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1.21.2 资源条件资源条件 1.2.11.2.1 种源基础雄厚种源基础雄厚 黑龙江省现有可繁育母奶牛 65 万头,奶牛繁育所需冻精由省家畜繁育指导站提供。该 站现有种公牛 80 头,其中有荷斯坦公牛 40 头,年可提供冻精 200 万剂。目前正在建设中的 省家畜胚胎移植中心,可饲养荷斯坦种母牛 2 000 头,年产奶牛胚胎 2 万枚,可为奶牛生产 提供充足的种源。 目前,我省奶牛自然增长率为 11%,按现在奶牛存栏计算,三年内可新增加奶牛 22 万 头。 1.2.2 1
6、.2.2 饲料资源充足饲料资源充足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饲草资源。 年产粮食 300 亿公斤以上, 每年有 150 亿公斤的粮食可 供转化增值,有 300 多亿公斤的农作物秸秆可以利用。全省拥有 6 500 万亩草原,其中可利 2 用草原面积 4 500 万亩,年产饲草 80 亿公斤。同时年产青贮饲料 260 万吨以上。此外,还 有大量的甜菜丝、酒糟等,可以满足 150 万头奶牛生产对饲草饲料的需求。而且作物的秸秆 和饲草的农药残留量很低,保证产出优质乳品。 1.2.3 1.2.3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又是全国的农业大省,社会经济基础较好,生产者群体 素质高,劳动力资源充足,农户人均收入潜力较高,自筹资金能力强。交通便利,邮电通讯 设施较齐全,为我省奶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1.1.2.3.1 2.3.1 科科技力量较强技力量较强 全省从事奶牛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接近 7 500 人,其中高级职称约 400 人,中级职称 2 100 人,初级职称 5 000 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