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资源ID:1444465       资源大小:4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1、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 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 工作而未能如愿的毕业生,就业难无疑就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头等问题。 其实进入大学时, 伴随我们的就不仅是 4 年的学业, 就业问题就已经开始围绕在我们的 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现今,招聘会上的宣传栏上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 ,可还在校 园里面的我们这些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扩大与社会的接触 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

    2、能力,以便在毕业以后能真正真正走 入社会,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 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也就是关于大学生好就业问题的调查。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 630 万余人,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毕业生在职业 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 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 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 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 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

    3、因素。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 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 2.7 亿人口,大学近 4000 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 国需要办 20000 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 10000 所 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 1000 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 3000 多所, 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2.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 调查发现, 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 40%左右, 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 10%左右。薪

    4、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 2003 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 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 成 (56%) 人的选择集中在 1000 元到 3000 元之间, 其中只有 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 1000-1500 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 1500-2000 元,认为 2000-3000 元比较合理的占 21%。 3.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 “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 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

    5、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 毕业生也并不过剩! ”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 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 3000 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 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 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 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 每月 2000 至 4000 元,低于月薪 2000 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 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 人数的比例高达 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 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

    6、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 入签约统计。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学生就业信息不足。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 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 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 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 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那么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就很 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而且人才交流市场开发的时间和地点有限, 不能充分满足大学 生就业信息的筛选。 2.用人单位方面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 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 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 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 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 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许多企业由于经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