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课余活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课余活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 一一.前言前言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在 这里,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成才。进入象牙塔大学生群体有着充足的课余时间,据有 关部门统计:除去每天 8 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每周 40 节课每节 45 分钟计算,每周上课时间 为 1800 分钟,而课余时间为 4920 分钟,几乎是上课时间的 3 倍,那么大学生是如何来处置 这每周 4920 分钟的课余时间的呢?而椐这次回访调查总结:绝大多数大学生课余生活用在 上网、运动、阅读、看电影电视、外出逛街等;部分大学生开始谈恋爱
2、以满足感情生活的需 要,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也有一部分选择在学习的同时做些兼职工作,增长阅历,丰富 知识,锻炼自己。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 的安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 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为此,我们对这 一课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 政策作出决议提供参考。 二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一问卷笔者通过参考有关大学生双一问卷笔者通过参考有关大学生双休日活动安排调查问卷的分析,同各年级大学生交谈休日活动安排调查问
3、卷的分析,同各年级大学生交谈 深入了解后,编制出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问卷 。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及深入了解后,编制出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问卷 。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及 对其看法与感受。问卷采用对其看法与感受。问卷采用 abcd 等几个选项中选择,采用匿名记票等几个选项中选择,采用匿名记票。 问卷内容问卷内容 【1】 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 (第 1-2 小题) 【2】 大学生课余时间量调查。 (第 3 题) 【3】 大学生上自习的频率。 (第 16 题) 【4】 大学生主要课余时间(除自习以外)的基本情况。 (第 5 题) 【5】 大学生期望及兴趣爱好的课余活动
4、情况。 (第 4、6 题) 【6】 大学生主要活动时间量安排情况。 (第 8-11 题) 【7】 从大学生课余时间量、时间分布的合理性命题(第 17-18) 二抽样我们调查分析的总体是合肥二抽样我们调查分析的总体是合肥地区高校全体四年制本科生。地区高校全体四年制本科生。 本次调查通过抽样问卷调查,采取自愿填写的形式。为使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我们选取 了不同办学主体、不同规模、层次的三所代表性学校。在安徽大学、安徽三联学院、安徽财 经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大学校园和学生宿舍内, 我们对于在这些学校就读的 2007 级 (大四) 、 2008 级(大三) 、2009 级(大二) 、2010 级(大一
5、)大学生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课余时间安排问卷调查。样本容量为 500,调查时注意将男女比例大体控制在 1:1,以方便分析、研究。 调查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调查选择在晚 6 点到 10 点之间,分 6 天进行,每校两天。调查问卷发放、回收一次完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500 份,回收 491 份,有效问卷 486 份。对获得的有效样本,课题小组采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调 查对象情况如表 a: 表 a 性 别 年 级 男 女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236 人 271 人 110 人 132 人 124 人 120 人 所占比率 48.5% 51.5%
6、23% 27% 26% 24% 三数据的处理和 分析方法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研究分析目的,统计各项选项的数目及所占百分比。 通过大学生课余活动安排的不同年级间的纵向差异分析和不同性别间的横向差异进行分析; 从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情况与之期望的情况间进行比较分析。 三数据分析与论证从总体上看,合肥三数据分析与论证从总体上看,合肥市大学生课余时间使用基本合理,能较好利课余时市大学生课余时间使用基本合理,能较好利课余时 间;但是也有部分同学课余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沉迷于电脑娱乐漩涡之中或者在无聊中间;但是也有部分同学课余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沉迷于电脑娱乐漩涡之中或者在无聊中 徘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对身心造成了不利影响徘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对身心造成了不利影响。 1、 合肥市当代大学生经常课余时间较多 【03 题】 除了双休日、 节假日以外, 您平均每天有几个小时的课余时间?a.12 小时 b.2 4 小时 c.48 小时 d.8 小时以上 【调查分析】由于近几年教育改革,减压、减负成为现代教育的主题。合肥高校大学生课余 时间也相应的增多,课余时间相对宽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