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学学 院:院: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专 业: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信信息工程与自动息工程与自动 学学院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 2010 2010 年年级级 课程设计题目:课程设计题目: 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从输入设备中读取数据 X 并将其存入以 K 为直接地址的内存单元,计算 2X,取反后
2、加 X 减 1 将结果存入以 N 为间接地址的内存单元,最后输出。 根据给定的模型机数据通路图及指令系统,把设计过程,画大体图汇编 程序流程图微指令代码检查,设计顺序大致如下:先画出了程序的流 程,然后写出了汇编程序,并且写出了机器指令,完成了总体的流程图,根 据流程图写出了微指令以及微指令代码,将机器指令代码与微指令代码写成 了一个 txt 文档用机器录入, 运行程序, 对照程序上面显示的图与我们画的流 程图进行对照,检查来判断这次试验的成功与否。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使用校发的统一课程设计报告用纸。 2、叙述微程序控制器原理、设计方法及步骤(参考理论课教材) 。 3、画出复杂模型机数据
3、通路图。 4、画出设计的复杂模型机微程序流程图。 5、写出联机操作时的十六进制格式文件。 6、调试情况。 7、课程设计收获。 设设 计计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签字)(签字) :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 : 年年 月月 日日 2 目目 录录 一、程序设计目的与基本原理 3 二、 课程设计任务及分析8 三、数据格式及指令系统 9 四、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14 五、实验设计小结 14 六、参考文献 14 一、程序设计一、程序设计目的与基本原理目的与基本原理 1、 程序设计目的程序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一台较为复杂的模型计算机,
4、3 以便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使用简单模型机和复杂模型机的部分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具体 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 (3)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掌握微程序的编写、写入,观察微程序的 运行。 (4)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机组成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实 际操作中加深对计算机各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掌握微程序计算机中指 令和微指令的编码方法,深入理解机器指令在计算机中的运行过程。 2、 程序设计基本原理程序设计基本原理 (1)实验模型机结构 1 寄存器堆单元(REG UNIT) 该部分由 3 片 8 位寄存器 R0、R1、R2 组成,它
5、们用来保存操作数 用中间运算结构等。三个寄存器的输入输出均以连入数据总线,由 LDRi和 RS-B 根据机器指令进行选通。 2 运算器单元(ALU UINT) 运算器单元由以下部分构成: 两片74LS181构成了并串型8位ALU; 两个 8 位寄存器 DR1 和 DR2 为暂存工作寄存器,保存参数或中间运 算结果。ALU 的 S0S3 为运算控制端,Cn为最低进位输入,M 为状 态控制端。ALU 的输出通过三态门 74LS245 连到数据总线上,由 ALU-B 控制该三态门。 3 指令寄存器单元(INS UNIT) 指令寄存器单元中指令寄存器(IR)构成模型机时用它作为指令译码 电路的输入,实现程序的跳转,由 LDIR 控制其选通。 4 时序电路单元(STATE UNIT) 用于输出连续或单个方波信号,来控制机器的运行。 5 微控器电路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 微控器主要用来完成接受机器指令译码器送来的代码,使控制转向相 应机器指令对应的首条微代码程序,对该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