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3.4510 c EM Pa 一、设计资料一、设计资料 1、计算跨径:mL p 13 2、设计荷载:公路级荷载;人群荷载 2 /5.3mkN;人行道重力:mkN /13 预制横隔梁的重力密度为 3 /26mkN 3、主要宽度尺寸:行车道宽度为 8.5m,人行道宽度为 0.75m, 每片梁行车道板宽 2.00m 4、行车道板间连接形式:刚性连接 5、 铺装层及其各项指标: 桥面铺装层外边缘处为 2cm 的沥青表面处治 (重力密度为 23kN /m 3) 和 6cm 厚的混凝土三角垫层(重力密度为 25kN/m 3 ) ,桥面横坡 1.5% 6 6、其他数据:弹性模量 7、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
2、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8、设计方法: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法 二、主要尺寸拟定二、主要尺寸拟定 1、主梁高度 公路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高跨比的经济范围约为 1/111/16;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高跨比 为 1/151/25,随跨度增大而取较小值,本课程设计采用 1150mm 的主梁高度 2、梁肋厚度 常用的梁肋厚度为 15cm - 18cm, 视梁内主筋的直径和钢筋骨架的片数而定。 当腹板内有 预应力箍筋时,厚度不得小于腹板高度的 1/20,无预应力箍筋时,不得小于 1/15,经综合 考虑,本课程设计采用梁肋厚度 16
3、0mm。 3、翼缘板的厚度 根据受力特点,翼缘板的厚度通常都做成变厚度的,即端部较薄,向根部逐渐加厚, 为了保证翼缘板与梁肋联结的整体性,翼缘板与梁肋衔接处的厚度不应小于主梁高度的 1/12。对铁路桥梁,板与梗腋相交处厚度不得小于梁高的 1/10 本课程设计中,翼缘板厚度已给定。 4、马蹄尺寸 马蹄尺寸基本由布置预应力钢束的需要确定的, 设计实践表明, 马蹄的总面积占总面积 的 10%-20%为宜。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对钢束净距及预 留管道的构造要求,初步拟定马蹄宽度为 400mm,高度为 200mm,马蹄与腹板交接处作三 角过渡,高度 120mm,以减小局部预应力,截
4、面形式如下图所示 5、横隔梁间距及厚度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中规定两横隔梁之间间距不得大于 10m,且设计要求沿主梁纵向每 4-5m布置1道横隔梁, 本设计中采用的横隔板间距为3250mm, 故应该设置 5 道横隔梁,横隔梁的厚度拟定为 150mm,横隔梁的结构形式如下图: 三、三、 行车道板的计算行车道板的计算 本设计中行车道板的计算按铰接板计算 一、一、恒载及内力计算恒载及内力计算(按纵向(按纵向 1m宽的板条计算)宽的板条计算) 1、人行道重力集度:mkNg/95.1)5.85.1(75.0213 1 2、桥面铺装重力集度:沥青 mkNg/46.023102.0 2
5、混凝土三角垫层 mkNg/5.125106.0 3 3、T 梁翼板自重:mkNg/55.4261 2 2.015.0 4 因而有: mkNgg i /46.855.45.146.095.1 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为: mkNglM g /58.3 2 16.02 46.8 2 1 2 1 2 0 2 min, kNglQ Ag 161.7 2 16.02 46.8 2 0 二、桥面板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桥面板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将后轮作用于铰接缝上, 后轴作用力为 P=140KN, 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通过查询 公 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可得车轮荷载
6、后轮着地长 度为 ma20.0 2 ,宽度为mb60.0 2 ,铺装层厚度为m08.006.002.0,则: mHaa36.008.0220.02 21 mHbb76.008.0260.02 21 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mmlaa4.12.2 2 16.02 236.02 01 则重车后轴两轮的邮箱分布宽度重叠,则铰接处的两个车轮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 度为 mldaa6.392.024.136.02 01 由于ml584.12 0 ,所以冲击系数采用3.11 u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 mkN b l a P M p 226.9 ) 4 76.0 92.0( 6.34 140 3.1 ) 4 ( 4 )1( 1 0min,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