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 械 制 造 工 艺 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填料箱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2 目录 一 序言4 二 零件分析4 三 工艺规程设计4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基面的选择4 (3)制定工艺路线5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6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7 四 夹具设计 16 (1) 设计主旨17 (2) 夹具设计17 五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7 六 参考文献 18 一、序言 3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我们完成了大学的全部基本课程, 技术基础课程以及部分专业 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链接,
2、也是 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我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 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 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二、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填料箱盖, 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对箱体起密封作用, 使箱体在工作 时不致让油液渗漏(附图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填料箱盖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1、47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一个中间孔以及倒角还有总长度为 137mm 的外
3、圆面 2、 0.048 0 60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几个倒角,尺寸为155 的与 0.048 0 60 的孔的垂直的平面,包 括在平面上的 6 个13.5 的孔,2 个 M10-6H 的螺纹孔以及 4 个 M10-6HT20 孔 T24 的螺 纹孔。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 0 0.013 65 的外圆与其外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 0.015mm (2)与 0.048 0 60 的孔中心线垂直的内端面与 0 0.013 65 的外圆的垂直度误差为 0.012mm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 加
4、工另一表面,并且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三、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到零件要求加工后经水压试验不许渗漏,研磨表面不许有凹 痕,条纹等缺陷,且年产量为 5000 件,已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 大,故可采用模锻成型。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保证加 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 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1、 粗基准的选择 此零件加工起来类似于轴类零件;故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来进行加
5、工 2、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 4 行尺寸换算。 (三)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 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大批生产的条件下, 可以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工 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经济效果,以降低生产成本。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 1: 粗车外圆155mm, 100mm, 91mm, 80mm, 75mm, 65mm 并车左右 端面。 工序 2:半精车外圆155mm, 100mm, 91mm, 80mm, 75mm, 65mm 工序 3:钻扩孔47mm, 37mm,6x13.5mm 工序 4:以右端面为基准粗镗半精镗精镗孔56mm 工序 5:粗磨,精磨,研磨孔56 的右端面 工序 6:精车外圆100mm, 91mm, 65mm 工序 7:攻螺纹 4Xm10-6HT20 工序 8:冲箭头 工序 9:终检 2、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 1:车铸件的两端面 工序 2:钻扩孔47mm, 37mm,6x13.5mm 工序 3:粗镗,半精镗,精镗左边孔56mm 工序 4:粗磨,精磨,研磨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