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信电缆课程设计通信电缆课程设计 一、一、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任务及要求: 1、所设计的电缆型号及规格:HYFAT23 3300x2x0.32(聚乙 烯绝缘的相对介电常数 r= 2.3 , tan =2x10 4 ,绝缘发泡度 20%;石油膏填充率不大于 90%,石油膏相对介电常数 r= 2.2 , tan =1.6x10 4 ) 2、全色谱单位式结构 3、工作电容 522 nF/km 二、结构元件的选择二、结构元件的选择 1、铜导体的性能要求及公差铜导体的性能要求及公差 (1)GB/T 13849.1GB/T 13849.19393 规定导体应采用符合 GB 3953GB 3953 规定的
2、型 软圆铜线, 导体的接续应采用银合金焊料和无酸性熔剂钎焊,或者电焊, 或者冷焊,接续处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相邻无接续处抗拉强度的 85%。 选用牌号为 TU2、热态、直径为 6.0mm的铜线坯标记为: TU2R6.0GB/T3952-1998 , 直径及其允许偏差 -0.25 +0.5 mm 体积电阻率 20不大于 0.01724 mm 2 /m 电阻温度系数 20=0.00393 0 C 1 相对磁导率 r= 1 TU2 牌号铜线坯的化学成分 Cu+Ag 不小于 杂质元素含量 不大于 As Sb Bi Fe Pb Sn Ni Zn S P 99.95 0.0015 0.0015 0.0006
3、 0.0025 0.002 0.001 0.002 0.002 0.0025 0.001 TU2 的氧含量应不大于 0.0010 (2)公差 0.320.004mm 2、选用绝缘材料及性能要求选用绝缘材料及性能要求 (1)GB/T 13849.1GB/T 13849.193 93 规定填充式电缆一般不宜采用低密度聚乙烯。 所以绝缘材料选用高密度聚乙烯(密度 0.941 及以上),我选用密度为 0.950 的高密度聚乙烯。 (2)采用泡沫聚烯烃或带皮泡沫聚烯烃绝缘时,由发泡工艺产生的 气泡应沿圆周均匀分布,气泡间互不连通绝缘应连续地挤包在导体上, 并具有完整性,绝缘厚度应使成品电缆符合规定的电气
4、要求. 绝缘完整性采用直流火花试验检验,试验电压为 1.56kV。每 12k 绝缘线芯上允许有 1 个针孔或类似的缺陷。 当针孔或缺陷超过规定时, 允许修复,修复后的绝缘线芯应满足本条的规定。 3、线芯结构及色谱的确定线芯结构及色谱的确定 (1)根据 GB/TGB/T13849.113849.1 第 9、10 条规定,HYFAT23 3300x2x0.32 这个 型号的电缆应该选择 (1+6+11+15)x100 结构,100 对为超单位,100 对有 4 个 基本单位组成,每个基本单位又 25 个线对同心式绞合而成。 (2)根据设计要求按全色谱排列。全色谱线对编号与色谱如下表 1 表表 1
5、1 全色谱线对编号与色谱全色谱线对编号与色谱 线对 编号 颜色 线对 编号 颜色 线对 编号 颜色 线对 编号 颜色 线对 编号 颜色 a b a b a b a b a b 1 2 3 4 5 白 蓝 桔 绿 棕 灰 6 7 8 9 10 红 蓝 桔 绿 棕 灰 11 12 13 14 15 黑 蓝 桔 绿 棕 灰 16 17 18 19 20 黄 蓝 桔 绿 棕 灰 21 22 23 24 25 紫 蓝 桔 绿 棕 灰 4、缆芯包带、铝塑复合带、外部护层结构及材料的选择、缆芯包带、铝塑复合带、外部护层结构及材料的选择 (1)缆芯包带选用聚酯薄膜带绕包,缆芯包带层应具有很好的隔热性 和足够的
6、机械强度,以保证缆芯在形成屏蔽层、挤制塑料护套以及使用过程中, 不至受到损伤、变形或粘接。 (2)GB/T 13849.1GB/T 13849.19393 1313 条知铝塑复合带的铝带标称厚度应为 0.20,铝带应双面复合塑性聚合物,薄膜,铝塑复合带可以轧纹也可 以不轧纹。复合层厚度为 0.05mm 铝塑复合带纵包重叠部分宽度应不小于 6,小直径(缆芯直径 9.5及以下)电缆的纵包重叠部分宽度应不小于铝带中心圆周长的 20%. (3)护层采用 DH 黑色低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4)铠装层采用双钢带铠装,采用冷轧钢带(厚度为 0.2mm,宽度为 20mm,允许偏差为0.50mm) 三、结构设计三、结构设计 1、根据导电线芯直径、工作电容以及电缆有效直径、根据导电线芯直径、工作电容以及电缆有效直径 (D=d1nK2)确定标称绝缘厚度及公差)确定标称绝缘厚度及公差 由图可知的 d1= a =d 0+ 2, d2=2d1 , d0=0.3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