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 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 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 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 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填料箱盖(见附图 1)主要作用是保证与填料箱 体联接后保证密封性,对内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对配合面的
2、 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套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有孔、外圆、和端面其中孔既是装配基准 又是设计基准,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要求较高,内外圆之间的同轴 度及端面与孔的垂直度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题目所给填料箱盖有两处加 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 1. 65 等一组外圆柱面及端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65 0 013.0 的外圆面,80mm 及以 75mm 的外 圆面,100 036.0 090.0 的阶梯外轮廓面,及 7.5 03.0 0 的密封环槽。 2. 以 50 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50 50.0 25.0 的孔,以及
3、其上下两个端面。 这两组表面有一定的位置度要求,即 50 50.0 25.0 的孔上下两个端面与 20 021.0 0 的孔有垂直度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 加工另外一组。 二、 工艺规程设计 (一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 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 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 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
4、进行。 (1)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 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 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 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 重复。 (三)制定工艺路线(三)制定工艺路线 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布置工艺路线如下: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以 15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粗车小端端面,粗车 65mm 外圆及 台阶端面,精镗孔 32mm 和 47mm 工序:以粗车后的 6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粗车大端面
5、、粗车 155mm 外圆面、粗车左端台阶面、粗车环槽、粗车 75mm、80mm 外圆面。粗镗 60H8、倒角 145. 工序: 以粗车后的155mm外圆及端面定位半精车65mm外圆及台阶面。 工序:以 65mm 外圆定位,半精车 155mm、75mm、80mm 环槽,半 精镗 60 内孔。 工序:以 15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精车 65mm 外圆。 工序:以 15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精细车 65mm 外圆。 工序:以 6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精镗 60 内孔、研磨内端面、倒角。 工序:钻床钻 6-13.5 小孔、钻 M10 螺纹孔。 工序:丝锥攻丝。 工序:终检。 (四)机械加工余量(四
6、)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 ZW-6/7 型空气压缩机的填料箱盖”;零件材料为 HT200,硬度 190 241HBS,生产类型大批量,铸造毛坯。 1、铸件材料为 HT200,机械加工余量按 JB3835-85 确定,有机械制造工 艺设计简明手册可查得外圆表面及轴向加工余量,孔的加工余量由表 2.3-10 查得为单边余量。 外径方向双边余量 2.0mm,轴向方向为 2.5mm,孔的加工余量 4mm(双边) 2、确定毛坯尺寸:上面查得的加工余量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 Ra 1.6um, Ra1.6um 的加工表面余量适当增大。其它尺寸见毛坯图 毛坯图如下: (五)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五)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1、选择机床 工序 I 、 II 、 III、VI 是粗车和半精车。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要求。 本零件尺寸不大,精度要求不高,选用最常用的 C620-1 型卧式车床即可。 工序 V、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