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目录 摘 要 2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1.1 矿区概述 . 1 1.1.1 地理位置 1 1.1.2 地形、地势及水文 1 1.1.3 矿井气候条件 . 1 1.2 井田地质特征 . 2 1.2.1 煤系地层概述 . 2 1.2.2 井田范围及勘探程度 . 2 1.2.3 地质构造 2 1.3 煤层特征 2 第二章 井田境界及储量 3 2.1 井田境界 3 2.2 井田的工业储量 3 2.3 井田可采储量 3 2.3.1 井田储量的确定 . 3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 4 3.1 矿井工作制度 4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 第四章
2、井田的开拓及基本巷道布置 6 4.1 矿井开拓 . 6 4.1.1 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6 4.1.2 井筒开拓方式的选择 7 4.1.3 开拓系统综述. 7 4.2 矿井基本巷道 . 7 4.2.1 主井和风井和井底车场. 7 4.2.2 采区巷道和峒室和主要巷道布置. 7 4.3 采煤方法和矿井运输、提升系统 . 7 4.3.1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7 第五章 矿井通风系统 . 8 5.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8 5.1.1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原则 . 8 5.1.2 采掘工作面的通风方式. 9 5.1.2.1 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 . 9 5.1.2.2 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方式 . 9 5
3、.1.3 采区通风系统的选择 .10 5.2 矿井需风量的计算 .10 5.2.1 风量计算的标准和原则10 5.2.2 矿井风量计算 11 5.2.2.1 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 . 11 5.2.2.2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 13 5.2.2.3 硐室实际需风量计算 .14 5.2.2.4 其它巷道所需风量 .14 5.2.2.5 总供风量 .14 5.2.3 矿井局部通风方式的选择 15 5.2.3.1 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式 15 5.2.3.2 局部通风机和风筒的类型 16 5.3 采区通风阻力的计算.17 5.3.1 矿井通风总阻力的具体计算.17 第六章采区安全技术措施 19 6.1
4、 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19 6.1.1 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 19 6.1.2 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19 6.2 火灾和水患的预防措施 20 6.2.1 火灾的预防措施 .20 6.2.2 水患的预防措施 .20 6.2.3 采区避灾救灾路线.21 课程设计体会及改进意见 .21 参考文献 .22 摘摘 要 矿井通风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因此,必须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力求实现预期要过。本文通过对确定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总风量的计算与分配、矿井通风阻力计算、选择通风设备、概算通风费用等问题的 研究与分析,深化了矿井通风设计中相关环
5、节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设备;矿井通风相关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设备;矿井通风相关 1 1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 本井田内构造主要以断裂为主,并伴有岩浆活动。井田内共查明断层 21 条,其落 差大于 50m 的 18 条,小于 50m 的 3 条,将井田分割成若干块段,除零星非经济块段外, 相对完整的块段有 7 个, 但其几何形状均不规则, 给机械化开采造成一定的难度。 另外, 从与本矿井相邻的立新三矿的实际生产经验看,实际揭露的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所提供 资料对比,大的构造如断层、褶曲控制较准,但与大构造伴生的小构造较多。因此,虽 然
6、本矿井储量较大,按着规范要求可以满足 1.50Mt/a 及以上的井型,但设计认为本井 田构造属简单偏复杂,且本报告依据是详查地质报告,预测精查之后地质条件很可能还 要复杂,故井型不宜定的过大。 1.1.1 地理位置 立新煤矿位于七台河矿区西部,距七煤公司约十二公里,行政区划属黑龙江省七台 河市立新区管辖。 地理坐标为北纬 45464547,东经 1303013031。 井田东西走向长约 5.5km,南北倾斜宽约 2.5km,面积约 13.75km2 。 1.1.2 地形、地势及水文 立新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为较强坚硬裂隙岩层充水的矿床。单位涌水量为 3.25L/s.m,含水层以静储量为主,根据近几年来的实测资料,年平均涌水量为 247m3/h,最大涌水量为 370m3/h,个别断层偶尔会发生出水现象,但其水量有限, 且在短期内就会被疏干,区内小井虽多,但掌握都比较清楚,对矿井安全生产 影响不大,随着开采水平的延伸,涌水量越来越小。 本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严寒, 夏季温热,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20.123.7, 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7.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