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自动压片成形机 专业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 目录目录 一、一、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二、二、原动机的选择原动机的选择 三、三、传动比的分配传动比的分配 四、四、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五、五、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六、六、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比较比较与确定与确定 七、七、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循环图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循环图 八、八、机构的运动分析与设计、机构运动分析线图、凸轮设计图机构的运动分析与设计、机构运动分析线图、凸轮设计图 九九、机构系统运动方案的
2、组成原理与方法机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成原理与方法 十十、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十一、主要参考资料十一、主要参考资料 十二、附件:压片成形机的机构系统十二、附件:压片成形机的机构系统 3 一、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一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 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 (如 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压制成型后 脱离该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 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 剂(片)等。设计数据见表. 表表. . 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 方案号 电动机转速 /(r/min) 生产率/ (片/min) 成品尺寸 (*b)/ (m
3、m,mm) 冲头压 力/N 机器运 转不均 匀系数/ m 冲 /kg m 杆 /kg A 1450 10 805 150000 0.10 12 5 B 970 15 605 100000 0.08 10 4 C 970 20 405 100000 0.05 9 3 如图.所示,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1)干粉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图.) (2)下冲头下沉,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 .) (3)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图.) ,并保持一段时间。 (4)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 8.2d) 。 (5)料筛推出片坯(图 8.2a) 。 4 图图 8.2 8.2 压片成形压片成形机
4、工艺动作机工艺动作 上冲头、下冲头、送料筛的设计要求是: (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锤上下) ,下移至终点后 有短时间的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 0.4s 左右。因冲头 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 90100mm。因冲 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如图 8.3a 所示) (2)下冲头先下沉 3mm,然后上升 8mm,加压后停歇保压, 继而上升 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 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 21mm,到待料位置(如图 8.3 所示) 。 (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待 批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
5、 4550mm,推卸 片坯(如图 8.3c 所示) 。 5 图图 8.38.3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见表 8.6 表表 8.6 8.6 动作关系动作关系 上冲头 进 退 送料筛 退 近休 进 远休 下冲头 退 近休 进 远休 2 2、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 、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 6 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 、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定运动循环 图时,执行机构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重叠安 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 不能出现干涉。 (3) 、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
6、径, 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廓线。 (4) 、设计计算齿轮机构。 (5) 、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 析, 绘出运动线图。 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 还应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 二、原动机的选择二、原动机的选择 1、原动机的选择主用参考下列条件: (1)现场能源供应条件、 (2)工作机载荷特性及其工作制度、 (3)工作机对起动、平稳性、过载能力、调速和控制方等方 面的要求。 (4)原动机是否工作可靠、操作与维修简便,是否需要防尘、 防爆、防腐等。 (5)原动机的初始成本与运行维护费用。 2、常用电动机的结构特征 (1)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该系列电机能防止水滴、灰尘、铁屑或其他杂物浸入电 机内部,它是我国近年来研制成功的新型电动机。 (2)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YCD 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有组合式和整体式两种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