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技办公楼科技办公楼 框架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姓 名: 学 号: 学 校: 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 2012 年 5 月 工程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方案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本工程钢筋为现场加工制作,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水平钢筋采用钢 筋闪光对焊和电弧焊连接。 1、质量控制 .1.1、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时, 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 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 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 经过这两道检查后, 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 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
2、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 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 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 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 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 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 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 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 (1)、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 分别为半圆弯钩、 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
3、曲后, 弯曲处内皮收缩。 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 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 2.5d,平直部分为 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装 半圆弯钩为 6.25d,对直弯钩为 3.5d,对斜弯钩为 4.9d。 (2)、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 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 (3)、箍筋:箍筋的未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值,即为 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 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
4、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十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十斜弯长度一弯曲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十箍筋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5.2.1.2、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 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 20铁丝绑扎直径 12 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 10 以下钢筋。 1、柱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 柱应为 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 15。 (2)、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
5、置; 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箍 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 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3)、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柱筋搭接处的箍筋 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4)、当梁高范围内柱(墙)纵筋斜度 b/a1/6 时,可不设接头插筋;当 b/a 1/6 时,应增设上下柱(墙)纵筋的连接插筋,锚入柱(墙)内。如图 上下柱墙不同截面接头示意 (5)、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 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并与上层梁板筋焊接如图,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 层柱钢筋的露出部
6、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12井 型 箍 筋 与 粱 板 筋 焊 接 点 焊 承 台 底 板 底 面 楼 板 顶 面 12井 型 箍 筋 与 粱 板 筋 焊 接 柱筋定位图 2、梁与板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 25mm 的短 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 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 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窗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 与端部必须加设板凳铁,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 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粱钢筋在上。 (5)、楼板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