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课程设计 2012/2013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设计题目: 家用水压式沼气池设计 6.0米 3混凝土结构 (0.20米3/米3 天) 1 目录目录 .前言 2. 1.绪论 . 2 1.1 课程设计的题目: 2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3 沼气介绍及沼气的发酵原理 2 1.5 沼气发酵原料选择. 3 1.6 工艺流程 . 4 1.7 水压式沼气池结构. 7 1.8 水压式沼气池工作原理及优点 8 2.圆筒形水压式沼气池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 9 2.1 设计参数 . 9 2.2 设计原始数据 .10 2.3 工艺流程设计 .10 2.4 发酵料液的计算 .10
2、2.5 发酵间的设计 . 11 2.6 进料口(管)的设计 15 2.7 水压间的设计 .16 3.安全注意事项 .17 4.小结 18 4.参考文献 .20 5 沼气池 CAD 图纸,见附图. 21 2 .前言前言 沼气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生成的一种以 甲烷为主体的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沼气发酵有很多优点沼气发酵可产生甲烷,他是清洁方便的燃 料,发酵过程中 N,P,K 等肥料成分, 几乎得到的全部保留,一部分有 机氮被水解成氨态氮, 速效性养分增加, 发酵残渣可以作为饲料肥料, 沼气发酵处理有机物课,大量节省了曝气消化所消耗的能量等等。 沼气池发酵非常适合
3、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因为拥有丰富的原料。 1.绪论绪论 1.1 课程设计的题目课程设计的题目: 水压式沼气池的设计 1.2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的内容, 并使 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沼气池设计的初步能 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厌 氧系统得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 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3沼气介绍沼气介绍及沼气的发酵原理及沼气的发酵原理 沼气是由生物质和有机质如秸秆、 畜禽粪便等经微生物发酵产生 3 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大约占 60%;
4、 其次是二氧化碳(CO2) ,大约占 35%;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气体,有 水蒸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气等。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沼气,成分 有一定差异。 沼气发酵,又称甲烷发酵,是由多种微生物在绝氧条件下分解有 机物实现的。通常把参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分为三类。第一类叫发酵 细菌,包括各种有机物分解菌,它们通过分泌的胞外酶,将复杂的有 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物质,例如多糖转化为单糖, 蛋白质转化为甘油 和氨基酸,脂肪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第二类叫产氢产乙酸菌,它们 的主要作用是将前一类细菌分解的产物进一步分解成乙酸和二氧化 碳;第三类细菌叫产甲烷菌,其作用是利用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产 生甲烷。 在沼气发酵过
5、程中, 这三类微生物既相互协调, 又相互制约, 共同完成产沼气过程。 根据三阶段理论,甲烷发酵原理可由下图表示 碳水化合物 糖类 多糖 单糖 挥发酚、CO2 有机物 蛋白质 氨基酸 丙酮酸、乙酸 脂肪 脂肪酸、甘油 有机酸、醇类 液化 产氢产醋酸 产甲烷 图 11 1.5沼气发酵原料选择沼气发酵原料选择 农村沼气发酵原料尽管很多, 但从沼气利用的角度考虑, 主要为 CO2、H2 CH4、N2 CO 等 4 秸秆类和粪便类。粪便类分解速度相对较快,入池和出料都很方便, 单独使用产气效果也很好,因而许多地方只采用粪便入池发酵。 但随 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村种植和养殖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家庭
6、 养猪数量不断减少,沼气发酵的粪便量严重不足, 秸秆作为发酵主要 原材料成为必然。秸秆随农事活动批量获得,能长时间存放不影响产 气。但秸秆发酵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沼气产量, 且出渣较为困难。为此,入池前需要进行切短、堆沤等预处理,或和 粪便一起发酵,并采用批量入池,批量出渣的方法。 1.6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1)自然温度连续投料发酵工艺 这种工艺沼气发酵工艺类型较多, 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是下 述两种工艺。 (2)自然温度半批量投料发酵工艺 这种工艺的发酵温度随自然温度变化而变化, 采用半批量方式投 料。 这种工艺的发酵期因季节和农用情况而定,一般为 5个月左右, 运行中要求定期补充新鲜原料,以免造成产气量下降,该工艺的主要 缺点是出料操作劳动量大。 是在自然温度下, 定时定量投料和出料, 能维持比较稳定的发酵条件, 使沼气微生物 (菌群积累) 区系稳定, 保持逐步完善的原料消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