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矩阵键盘与数码管显示矩阵键盘与数码管显示 摘要摘要 矩阵式键盘乃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键盘模式,该系统以 N 个端口连接 控制 N*N 个按键,即时在 LED 数码管上。单片机控制的据这是键盘显示系统,该 系统可以对不同的按键进行实时显示,其核心是单片机和键盘矩阵电路部分,主 要对按键与显示电路的关系、矩阵式技术及设备系统的硬件、软件等各个部分进 行实现。4*4 矩阵式键盘采用 89C51 单片机为核心,主要由矩阵式键盘电路、译 码电路、显示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 C C 语言编程,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按键信号 转换成数字量,显示于数码管显示器,系统灵活性强,易于操作,可靠性能好。 单片机简介及主
2、系统电路单片机简介及主系统电路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 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 能力的中央处理器 CPU 随机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多种 I/O 口和中断系 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 路转换器、A/D 转换 444 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 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从上世纪 80 年代,由当时的 4 位、 8 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 32 位 300M 的高速单片机。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领域广 泛应用,它由芯片内仅有 CPU 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 大量外
3、围设备和 CPU 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 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采用的是 AT89C51 型号 的单片机。 AT89C51 单片机是 51 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成员,是 8051 单片机的简化版。内 部自带 2K 字节可编程 FLASH 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 COMS 八位微处理器,与 Intel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八位 CPU 和 闪速存储器结合在单个芯片中,因此,AT89C2051 构成的单片机系统是具有结构 最简单、造价最低廉、效率最高的微控制系统,省去了外部的 RAM、ROM 和接口 器
4、件,减少了硬件开销,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其最小系统电路图如下: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三、三、矩阵键盘的矩阵键盘的电路电路介绍介绍 AT89C51 单片机的并行口 P3 接 44 矩阵键盘,以 P3.0P3.3 作行输入线, 以 P3.4P3.7 作列输出线;P3 口输出按键信息,在数码管上显示每个按键的“0 F”序号。实际电路图连接如下图所示。 矩阵式键盘电路 四、四、数码管显示原理及数码管显示原理及译译码电码电路路 本系统输出结果选用 8 个 LED 数码管显示。数码管有共阴共阳之分,本系统 采用 8 段共阴型 LED,其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符号和引脚 共阳极 共阴极 LED 数码管结构
5、数码管内部有 8 个发光二极管,公共端由 8 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并接而成, 正常显示时公共端接低电平(GND), 各发光二极管是否点亮取决于 a-dp 各引脚上 是否是高电平。 LED 数码管的外部有 10 个引脚,其中 3, 8 脚为公共端也称位选端,其余 8 个引脚称为段选端,当要使某一位数码管显示某一数字(0-9 中的一个)必须在 这个数码管的段选端加上与数字显示数字对应的 8 位段选码(也称字形码), 在位 选端加上低电平即可。 由于系统要显示的内容比较简单,显示量不多,所以选用数码管既方便又经 济。LED 有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通常此公共阴极 接地,而共阳极则
6、将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一起,接入+5V 的电压。一位显示 器由 8 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 7 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字型“8”的各个笔划(段) ag,另一个小数点为 dp 发光二极管。当在某段发光二极管施加一定的正向电 压时,该段笔划即亮;不加电压则暗。 五、五、时钟电路时钟电路与与复位电路复位电路 时钟信号用来提供单片机片内各种微操作的时间基准, 时钟信号通常用两种 电路形式得到:内部振荡和外部振荡。MCS-51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 的高增益反向放大器, 引脚XTALl和XTAL2分别是此放大电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由于采用内部方式时,电路简单,所得的时钟信号比较稳定,实际使用中常采用 这种方式, 如图 2-2 所示在其外接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或陶瓷谐振器就构成了 内部振荡方式, 片内高增益反向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石英晶体或陶瓷谐 振器一起可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并产生振荡时钟脉冲。 电路图中外接晶体以及电 容 C2 和 C3 构成并联谐振电路,它们起稳定振荡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