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实习 光电效应 1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 一、一、实习目的实习目的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虽然我们现在 只是大二毕业,但是通过教学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 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 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 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 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接轨做准备。 根据学院教学大纲,在我们修完一定量基础专业课程之后,参加教学 实习。我们在参与实习的全过程中,不仅
2、可以加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而且要综合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熟悉实际生产和 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的方法和程序,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教学实习,使我们印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程知 识;增强感性认识,为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教 学实习, 我们还应培养自己作为一名科学技术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 诚实笃信,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各种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爱护公物以及 严谨细致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合作的风尚等。 二、二、实习时间实习时间 20102011 学年 第二学期 6.277.3(十八周) 三、实习地点三、实习地点 xx
3、四、实习内容四、实习内容 这一次的教学实习内容我严格遵守教学大纲的规定, 在老师的指导下, 教学实习 光电效应 2 最终选定的实习内容为:光电效应,也就是光学教程第四版 7.4 节的内容。 我是完全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出发的!主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如下: 摘要:摘要: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也就是光能量 转换成电能。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这一现象是 1887 年赫兹在实验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时偶然发 现的。1888 年,德国物理学家霍尔瓦克斯(Wilhelm Hallwachs)证实是由 于在放电间隙内出现荷电
4、体的缘故。1899 年,JJ汤姆孙通过实验证实 该荷电体与阴极射线一样是电子流。 18991902 年间, 勒纳德 (PLenard) 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命名为光电效应。 1905 年, 爱因斯坦在 关 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 进行了全面的解释。1916 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精密的定量实验证明 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从而也证明了光量子理论。 关键词:关键词:关电效应 光电子 遏止电压 爱因斯坦关电假说 爱因斯坦光电 效应方程 正文:正文: 一、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求知欲! 这些问题是:什么是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理论发展历史怎样?光电 效应的分类。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与规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光电 效应有那些应用呢?现在是否还有什么问题? 二、开始逐个解决上面的问题。 1、什么是光电效应? 当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金属中有电 子逸出的现象。 (Photoelectric effect)在光电效应中逸出的电子称为光 电子。然后通过一段视频来演示光电效应!这样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