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基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
资源ID:1442377
资源大小:6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文献综述 --基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1、1 基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基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上海市长宁区上海市长宁区为例研究综述为例研究综述 摘要:摘要:公共服务外包是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管理范式嬗变的重要内容,因其高效率 与低成本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形式。然而在实践中,政 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面临工具理性未合理贯彻而导致的经济和效率风险,以及价 值理性缺位导致的权力寻租、政府卸责和社会不公等风险。因此在政府购买居家 养老服务风险防范的路径选择上,需要整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通过行政伦理 的内化和社会控制体系的完善,促使政府购买在公正、民主、责任等价值理性的 引导下,发挥工具理性在
2、优化手段方面的正效应,保证在公共性的基石上提高政 府 购买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 居家养老服务 风险防范 发端于英美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安排。政府购买公 共服务的经济效率仍待检验,同时存在缺乏竞争、机会主义、供应商垄断等风险。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应建立基于责任的风险防范框架,政府和供应商应分别加强 合同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公民应充分履行参与和监督权利。我国政府购买公共 服务中的风险清晰可辩,应尽快出台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对其进行规制,同时 发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所需的组织和社会环境。 我国自上世纪末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十多年间,这一制度迅速发
3、展, 上海、无锡等多个城市将其视为“十一五”期间最重要的制度创新而加以大力推 进。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现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推进了政府职能 转变、促进了市场和民间组织的发展,但也暴露出购买过程不规范、监督缺乏、 责任流于形式等问题。如何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各方的风险意识,建立防范 风险的责任框架,是推进这一制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拟通过对政府购买 2 公共服务的理论分析,提出防范购买风险的基本框架,并基于该框架,针对我国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实现问题,提出在我国发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基本。 一、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内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内涵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既是
4、古老实践的延续,又是新形势和新理论推动的 结果。从现实中看,政府规模不断膨胀,财政压力日益增加,而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减少了人们对政府的依赖,自我提供服务的途径越来越多,这促使政府和社 会更多采用合作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从理论上看,战后经济学对“政府失败” 的批评,提出了寻找新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必要性,而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 学者对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两个概念的区分,则指明了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公共 服务,也可以由私人部门生产,为革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持。此 后,大量关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具体研究兴起。其中,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 人基于对美国地方治理的大量案例研究提出,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政府自己生产、 外包给私营企业、自己生产一部分,从其他组织得到一部分、授权给不同的生产 者等形式得以实现。莱斯特萨拉蒙在对 80 年代美国联邦政府的研究中发现,从 直接管理转向间接或“第三方治理”是联邦政府责任不断增加, 但预算相对稳定, 雇员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他指出,非营利组织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甚至 认为政府是对非营利部门的“志愿失灵”做出回应的派生性制度,不是志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