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职工福利研究综述 【摘要】 : 职业福利是我国社会福利体系中三大支柱之一。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 中国职业福利的特征和性质不断改善,但它作为社会福利的补充功能这点始终不变。 在 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职工福利的概念、内容、发展历程、供应方式及未来发 展 趋势进行综述。前人文献给笔者开拓了政治与经济两种视角,也为笔者提供了重要 的 参考框架。从政治、经济两种视角出发,职业福利的变化过程是个从“单位人”到“社 会人”的变化过程,并且会变得越来越社会化与弹性化。 【关键词】:职业福利;社会福利 一、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个大而宽泛的概念,它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学等多领域学科。根据 美
2、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1999 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的定义,“社会福利的定 义宽泛且不精确。它最常地被定义为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存状况的有“政府干预”和有 组织的政策或项目。社会福利最好解释为一种关于一个公正社会的理念。这个社 会为其成员提供合理程度的安全,为人类工作和人类的价值提供机会,使他们免受贫 穷和伤害。这一社会在经济上是富于生产性的和稳定的。这种社会福利的理念基于这 样的假设:因为这一理念可行,通过合理的组织和治理,人类社会可以生产和提供这 些 东西,社会有道德责任实现这样的理念”。 美国学者米基利( Midgley, 1997: 135 136) 提出,社会福利是“当社会问题 得
3、到控制时,满足了人们需要时,社会机会呈现最大化时,人类正常存在的一种情况 或状态。” 郑功成认为, “从中国的社会福利历史发展路径出发, 还是以中国现行法律、法规 Barber, Robert L.ed.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M.4th Edition.Washington D.C.:NASW Press,1999:2006 与官方文献为依据, 社会福利在制度安排的层面上只能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重 要的子系统,它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共同构成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并从不同角度 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维护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刘继同认为,“社会福利观念不仅
4、反映福利世界的客观现实 , 而且也反映社会福 利制度的基本特征, 社会福利观念的主观建构与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的客观现实之间存 在高度的相关关系 ”。 陈银娥认为,社会福利同时可以指社会福利状态和社会福利的制度。社会福利状 态指人类社会,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社会福利制度指国 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的 制度安排。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大多从社会公平角度出发来定义社会福利。国内学者从制度 层面出发来定义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分广义狭义。广义的社会福利旨在为社会建立一 个公正公平,促进人类发展的由政府干涉的经济、规则、系统的整合。狭义的社会福 利指社会福利制度可以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这一制度的物质基础是国民收 入水平。同时这一制度也反映了所在国家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国民经济水平。 二、职业福利 (一)概念界定 职业福利一词源于英文 occupational welfare,最早由英国著名社会政策学家理查 德 蒂特马斯于 1956 年提出,他将职业福利界定为“包括雇员、妻子及家属的养老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