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矿山开采对环境破坏的影响及其治理方法研究
-
资源ID:1441927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文献综述---矿山开采对环境破坏的影响及其治理方法研究
1、矿矿山开采山开采对对环境破坏的环境破坏的影响及其治理方法影响及其治理方法研究研究 据统计,中国现有国营矿山企业 8000 多个,个体矿山达到 23 万多个。全国 矿区累计被破坏的土地面积达 288 万 hm2,并且每年以大约 4.67 万 hm2的速度 增长。可见我国矿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大 量开发活动所造成的破坏与污染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众多的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 个体采矿,不但缺乏资源的保护意识,而且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加上开采、洗选 的方法、技术和装备落后,特别是一些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在开采过程中几乎 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极为严重。因此
2、,矿山开采的生 态环境保护及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介绍了矿山开发所造成的环 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1、 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影响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影响 1 地表景观破坏地表景观破坏 山开采包括露天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露天开采以剥离挖损 土地为主,明显地改变了地表景观地下开采将矿物采出后,其上覆岩层失去支 撑,岩体内部应力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导致采空区上覆岩层发生位移、变形直至 破坏。 矿山开采前一般多为森林、 草地等自然植被覆盖的山体。 开采后砍伐森林, 压覆、毁坏土地,山体遭到破坏,废石与垃圾堆置,严重破坏地表自然景观。 2 土地资源破坏土地资源破坏 露天采矿剥离的表土,
3、井采矿后的废石,以及选矿后的尾 矿,都必然导致对矿区土地的破坏。露天采矿、开挖及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 置等,直接破坏与压占大量土地,全国累计压占土地达 586 万 hm2,破坏森林面 积 106 万 hm2,破坏草地面积 26.3 万 hm2。据统计,全国历年煤矸石累计存量约 30 亿,占地 5500hm2,并且每年新增排放量 1.5 亿一 2.0 亿,地表植被破坏 和大量堆放的尾矿。导致土地荒漠化。准格尔煤田土地沙化面积已占煤田面积的 21。露天采矿会挖损大量土地,井丁开采导致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塌陷等又会 引起地表变形和破坏,加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1996 年, 我国
4、中西部矿区每年增加水土流失面积 0.2 万 hm2。 3 诱发地质灾害诱发地质灾害 矿山开采和相关工程的兴建会使矿区地形发生巨大变化,地 下开采、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稳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 面塌陷等地质 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统计, 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 180 处 以上,塌陷坑 1600 个,塌陷面积 1150km2。全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 40 个,造成严重破坏的 25 个,每年因采矿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达 4 亿元以上。 4 水资源影响问题水资源影响问题 矿山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地表水影响有改变河道和水文、污染水质等;地下过度采水或疏干地下水导致水 位下降、供水发生困难和地面沉降等问题。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可能会造 成地表植被死亡。 由于矿山开发和矿区城镇兴起可能将大量水资源由农用转为工 矿业和城镇使用。或者因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区域或流域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 影响。 5 生物多样性损失生物多样性损失 植被清除、废渣排放、土壤退化与污染,对矿区生物多样 性的维持都是致命打击。据统计,我国因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