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基于UG5+Imageware的模型重建快速成型模拟
-
资源ID:1441913
资源大小:3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基于UG5+Imageware的模型重建快速成型模拟
1、 文献综述 1 逆向逆向工程与工程与快速成型快速成型 基于基于UG5+ImagewareUG5+Imageware的模型重建快速成型模拟的模型重建快速成型模拟 摘要摘要: 为适应当今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产品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的形势,基于已有产品原 型的再设计是产品创新的最佳途经之一。 逆向工程是相对于传统的产品正向开发过程 (思想一图纸产品)而言的逆向过程(样品一电子数据产品)。利用反求工程技术, 可以有效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市场竞争力。 目前逆向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一是逆向工程集成系统的研 究,主要内容集中在逆向工程各个环节的集成,通用软件的开发;另外一方面是对逆 向工程中
2、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以及三维模型重建。数据获取 是逆向工程的前提和基础,数据处理是逆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 后期模型重构的质量,实体模型重建是逆向工程的最终环节。本次的研究范畴集中于 应用 UG5+Imageware 对三坐标测量机扫描的点云数据处理与模型重建,快速成型模 拟。 关键字:逆向工程,点云处理,模型重建,快速成型关键字:逆向工程,点云处理,模型重建,快速成型,UG5+Imageware 正正 文:文: 发展背景发展背景 逆向工程这一术语大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已出现, 但对这一概念从工程的广 泛性去研究、从逆向的科学性去深化还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
3、开始。人们开始科学系 统地研究逆向工程的整体性、科学性及其实现方法。战后日本工业恢复的需要使其首 先对逆向工程进行了较早的研究。二战结束后,日本把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这一吸 收性战略作为坚定不移的国策,凡是国外先进和适用的技术,都积极引入,日本在引 入技术的同时,没有盲目地仿造,而是对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国产化,迅速实 现产品的国产化,在应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开发创新出许多新产品,并逐步形 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成功地运用逆向工程,使日本用了近二十年时间迅速崛起成为 世界经济强国。重视逆向工程研究的不仅是日本,其它国家也是如此。据有关资料表 明,各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技术都来自国外,要掌握
4、这些技术,正常的途径都是通过 逆向工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逆向工程己经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将一些新技术、新思想 应用其中。典型技术如工业 CT 等光学测量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等。快速成型技术同 逆向工程相结合,为逆向工程注入了新的动力。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等工业 发达国家,逆向工程的应用在航空、汽车、制鞋工业等领域中普遍采用,特别是在产 品设计过程中已显示出其独特的功效。 快速成型,也称快速原型制造,薄层制造、自由形状粉末造型是 20 世纪 80 年代 出现的一种制造思想,经过 20 多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引起制造方法变革的一种 新型制造手段。快速成型的原始思想是利用材料的堆积来制造产品,这样对于产品来 说,对于特定工具的要求降低了,制造柔性增加。快速成型制造方法不仅使产品的制 造思想和实现方法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 在制造零件的质量、 性能、 制造速度等方面, 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出现,开辟了不用刀具、模具而制作原型和各类零部件的新 途径。它结合了计算机、数学、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光学以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