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AMT 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 (DESIGN OF AMT CLUTCH ACTUATING MECHANISM ABSTRACT) 1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一、毕业设计一、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课题来源、类型课题来源、类型 课题来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国内的家用汽车的数量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非职业驾驶员对简单操作的要求, 很多汽 车厂商把开发装备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列为一个发展方向,以适应生活与市场的需求。 我国大力支持 A M T 的自主开发和研制工作,在“八五”期间, “电控机械式变速 箱”被列入国家火炬预备计划, “九五”
2、期间,A M T 的开发研制和产品化被列入国家 科技攻关项目 【1】 。 因此, 开发研制 AMT 是符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项目, 有助于提高我国汽车的自动化水平。 不改变原有离合器的内部结构,而对其操纵机构进行设计改进,是本次毕业设计 的课题AMT 自动变速器执行机构设计。 课题类型:科研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为适应汽车发展的趋势。现在市场上的汽车大部分还是手动换档的模式,特别是 中低档汽车,自动档代替手动档将是一种必然现象。 2.为满足人们对高生活品质要求。传统的手动变速器需要人为控制离合器和换档, 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自动变速器则减轻了劳动强度,
3、方便了驾驶;同时提高了行 车的安全性,改善了乘坐的舒适性,让车内人员享受更大的驾车乐趣。 3.为了满足中低档汽车的市场需要。目前,由于国内自动变速器的价格相对要高和 有些技术尚未成熟, 中低档汽车使用自动变速器的比例还不是很大, 而高档车大多数已 经使用此装置。由此可见,自动变速器的市场需求还很大,而研究的任务就是降低该装 置的成本,提高其性能,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4.节约能源,适应环保的要求。我国石油资源紧缺,近三五年来,汽油价格持续走 高,要求耗油产品节约能源,而 AMT 要比 MT 节油 9%15% 【9】 。 三、三、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4、及发展趋势 早在六七十年代欧洲一些手动变速器生产厂家就已开始离合器的自动化的研究, 通过全机械式或液压控制实现离合器的自动化, 但这种系统的控制效果不好, 没有太多 的应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AMT 的研究方向是半自动辅助换档系统。车辆的换 档时刻由驾驶员决定,由电子控制系统完成换档操作的功能。如瑞典 Scania 的 CAG 系 统、德国 Daimler Benz 的 EPS 系统、美国 Eaton 的 SAMT 系统所采用的都是半自动变 1 速器, 其实质是辅助换档系统, 换档时刻由驾驶员决定, 微机系统主要完成换档功能 【4】 。 白俄罗斯工学院则采用二参数换档规律, 由控制系统自动
5、完成选择档位和换档时机的工 作。由于离合器起步控制没有得到解决,仍有司机操纵,所以此阶段最主要的成就是二 参数换档规律。 1984 年五十铃公司生产出 NAVI-5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是一种全自动变速器。 在此阶段,研究的重点是自动离合器、换档控制与换档策略。日本的 Nissan、瑞典的 Scania、V olvo,美国的 Ford、Eaton,意大利的 FIA T、德国的 ZF、法国的 Ranault 均开 展此方面的研究 【5】 【6】 。 尽管各个公司都致力于研究和开发自己的 AMT 产品, 但其整体 结构都采用了 NAVI-5 的控制思想。 在日本采用扭矩反馈控制系统后,换档同步控
6、制已趋 完美,但是离合器起步控制和换档操纵规律仍是困扰 AMT 发展的难点,造成自动离合器 磨损和坡道、弯道意外换档等不良现象,难于正确反映驾驶员的操纵意图。 由于离合器的起步控制与自动换档操纵规律都受环境因素、人的驾驶愿望、车辆 客观运行状态的影响, 一般的控制策略容易造成离合器的过快磨损、 弯道意外换档等不 良现象。故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等智能控制方法,以提高 AMT 传动 系统的智能。日本的 Isuzu、Nissan 等开始用模糊推理的智能方法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包括模糊换档策略和离合器接合速度的模糊控制 【5】 。 我国对 AMT 技术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晚,九五期间被列为“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有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欣源晟实业 有限公司。哈尔滨埃姆特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重庆鸥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 【3】 。国内的 研制水平基本上处于 AMT 单独控制的第二阶段,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但是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国际水平相当。 由于国内车辆普遍装备固定轴式机械式变速器, 所以在国内开展 AMT 技术研究市 场广阔。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