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名称:综合零件的工艺分析 六组件工艺编制 摘摘 要要 此次加工为六件零件互相配合,这充分考察了高级工必备技能,分别有 轴,孔,螺纹,内锥,外锥,偏心轴,偏心孔,网纹,内螺纹等,有一定加 工难度,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间隙为 0.5mm,跳动量为 0.05mm.。 关键词 :轴类零件;孔类加工;工艺设计;工艺分析;刀具;加工路线;加 工注意事项 - 1 - 目目 录录 1机床的选用及简介. 1 1.1 机床的选择 . 1 1.2 机床的组成 . 1 1.3 机床的工作原理 2 1.4 机床的工作特点 3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1 零件工艺分析 4 2.1 零件图的分析 . 4 2.2
2、加工工艺路线 . 4 2.3 准备工作 5 3 加工工序的编排 5 3.1 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5 3.2 零件加工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9 4 车工车床操作注意事项. 9 5 结论. 10 6 致谢. 11 7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 1机床的选用及简介机床的选用及简介 1.1 机床的选择机床的选择 在选择机床时,即要考虑其生产的经济性,又要考虑其适用性和合理性。 其选择的原则是: 机床的工作区域尺寸必须与所加工零件的外形轮廓尺寸相适应。如直径不 大的导柱、导套等可选在卧式车床上加工,而外径较大长度较短的轴类零件,则 应选择在立式车床上加工;小的零件的孔可用立式普通钻床加工;而大工件上的
3、孔宜在 摇臂钻床上加工;对于孔径和孔距要求比较高的孔,可选择在坐标 镗床或立式镗床上加工,以做到合理使用设备。 机床的功率和加工量应与零件工序的加工要求相适应。如粗加工工序应选 择功率较大的机床加工;在利用刀具做精细切削时,应选择转速较高的机床。 选用的机床精度应与工序要求的加工精度相适应。 选用机床应与现有设备条件相适应。即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又要充分 考虑生产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添置新设备的可能性。 根据毛坯的材料和类型、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工 件数量、生产条件等要求,选用经济型数控车床可达到要求。 1.2 机床的组成机床的组成 CA6140 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一
4、般由主轴箱、刀架,尾座,床身,床腿,光杆,丝杆,溜板箱, 进给箱,挂轮变速机构。 图 1.1 机床 CA6140 图 1.2 传动系统 1.3 机床的工作原理机床的工作原理 CA6140 机床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方式 图 1.3 CA6140 机床的工作原理 1.4 机床的工作特点机床的工作特点 6140 车床采用水平床身, 导轨采用山形一平面组合导轨形式并中频淬火, 淬硬层达 3mm,硬度达 HRC52。 主轴轴承采用国产精密主轴轴承:主轴箱设计时考虑到最小热变形,采 取散热措施及相应的减少主轴热变形的措施,经精心装配,主轴具有温升低, 热变形小,精度高的特点,使主轴长期工作时能保持主轴轴线的相
5、对稳定。 横向进给,纵向进给均采用交流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杠直联方式:滚珠丝 杠支承形式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支承的形式。机床卡盘采用手动卡盘,配置手 动尾座。 床头箱采用箱外独立油泵润滑,导轨和滚珠丝杠采用电子泵润滑系统, 周期定量自动供油,方便,可靠,可实现自动,手动控制润滑。 机床为半封闭防护,排屑方便,流畅。冷却箱与主机分离,冷却泵的流 量大,扬程高,工件和刀具都得到充分冷却,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刀 具的使用寿命。 2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 2.1 零件工艺分析零件工艺分析 图 2.1 零件工艺图纸 2.1 零件图的分析零件图的分析 由图可知该装配图是由六个不同零件组成,分别为主轴
6、1 号,紧固螺钉 6 号, 螺纹偏心套 2 号,螺纹锥套 3 号,锥套 4 号,套 5 号。图见附件 其中 2 号与 1 号为偏心相配,3 号与 1 号为锥度相配 4 号与 1 号为孔相配,5 号与 1 号为锥度配和,6 号与 1 号是攻螺纹相配,2 号和 3 号有内外螺纹配合 要求: 装配图总长为 110cm,5 号与 3 号间配合间隙为 0.5cm,件 3 上两处 52 的 外圆和件 5 上 52 的外圆相对于件 1 两端外圆的圆跳动量允许误差为 0.05mm. 2.2 加工工艺路线加工工艺路线 1.首先加工 1 号件。 2.加工 2 号件偏心套,要与 1 号件的内外圆偏心相检验,螺纹也要相互检验 配合。 3.加工 3 号件的内锥与螺纹时也要与 1 号件检验试车,孔与轴配合要先用塞 规检验是否合格。 4.加工 4 号件,其孔用 1 号轴检验,锥度用万能角尺查看。 5.加工 5 号件,其内锥,孔与上述检验方法一致。 6.加工 6 号件,与 1 号手工螺丝孔检验。 2.3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材料 45 号钢,40X105 材料一段,55X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