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填表)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蜗杆副滚动检查机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课题类型 论文 指导教师 职称 课题来源 科研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蜗杆副滚动检查机主要是检查其齿侧间隙和齿顶间隙以及接触斑点情况,齿 侧间隙和齿顶间隙可以通过塞尺或者压铅法测量,接触斑点是用红丹粉与机油调 和成糊状抹在齿轮面上,然后转动检查其痕迹,可以判断出其齿面接触情况,不 同的齿轮,要求的齿面接触面积(百分比)不同。转动检查的实现即是本项毕业 设计目的,即设计一台检测机,能够安装蜗轮蜗杆并使其完成啮合传动运动,包 括正确啮合与非
2、正确啮合的实现,从而有助于我们获得各种状况下的啮合情况。 对于蜗轮蜗杆传动,尤其是环面蜗杆传动来说,保证其平稳传动,齿根受力 较均匀的正确啮合传动条件要求安装时保证蜗轮蜗杆之间相对三个轴向位置,即 蜗轮蜗杆中心距, 蜗轮轴相对于蜗杆轴位置以及蜗轮平面同蜗杆轴平面距离调整, 蜗轮中间平面偏移。以上调整内容均为线性方向上的调整,即位移量。 其中,蜗轮蜗杆中心距决定齿轮轮齿啮合面积大小,在正常情况下,中心距 较合适情况时,轮齿啮合状况较好,齿面受力较均匀;蜗轮轴相对于蜗杆轴位置 决定轮齿受力大小,蜗轮相对于蜗杆水平攒动将导致蜗轮轮齿单侧受力,而蜗轮 将是左侧或者右侧轮齿受力较集中,受力不均匀;蜗轮中
3、间平面偏移也决定轮齿 受力大小,蜗轮在水平方向上出现攒动时将导致蜗轮一侧轮齿受力较大,受力不 均匀,而蜗杆轮齿则受到交变应力作用,影响传动副寿命。 因此,对于蜗轮蜗杆副滚动检测具有很现实性的意义,通过检测,对于蜗轮 蜗杆正确安装将提供所需帮助,提供正确安装所需数据,延长使用寿命。 2.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蜗杆副滚动检查机主要是检查其齿侧间隙和齿顶间隙以及接触斑点情况,目 前在国外已经有相关产品用于检测各种齿轮副滚动状况。相关产品较多的来自日 本,比如日本的 SA-162 型蜗轮蜗杆自动计测装置。此装置是蜗轮蜗杆在组合的 状态下,使其转动在动态的状态下可以测量蜗轮,蜗杆的精
4、度;判定中心距的变 动,偏摆成分及齿面异常;采用 0.0005mm的分解能检出器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由于采用计算机来做数据处理,因此可在画面上显示量测的线图;附属品可以追 加最大点的记号及等级的分类;往复精度是 0.002mm,量测时间 30 秒。 同时捷克也有相关产品用于模拟蜗轮副的实际配对工作条件,通过单面啮合 检测法来确定蜗轮副传动过程中的不均匀程度。实际不均匀度越小,表示齿轮精 度越高,从而确定待测蜗轮的综合误差。其检测软件能自动完成测量动作、数据 采集、误差补偿、误差评定及结果输出等功能。 目前相关系列产品在国外已有系统化的产品,体积从大到小,检测范围从圆柱齿 轮、圆锥齿轮到蜗轮蜗杆传动都有涉及。 3.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1、 学习 Pro/E 的操作。学习蜗杆-蜗轮副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其几何结构组 成。 2、 学习在 Pro/E 环境下零部件三维模型的创建、装配的方法。 3、 设计蜗杆副滚动检查机,完成零部件的设计、装配。 4、 写蜗杆副滚动检查机设计设计说明书。 4. 设计(或研究)方法 1、 根据蜗杆副的几何结构,分析蜗杆副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