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数控车床(最大加工直径为 320mm)纵向进给系统 三维设计 学 院: 机电学院 系 机电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它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 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光机电技术等于一体的现代制 造业的基础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 和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装备则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
2、统制造产业和新兴 制造业的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技术是制造自动化的基础, 是现代制造装备的灵魂 核心, 是国家工业和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 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 其水平的高低和数控装备拥有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自从 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第一台试验性数控系统以来,数控系统大致经历了以下四 个阶段: 19521969 年研究开发阶段 典型应用:数控车床、铣床、钻铣床 工艺方法:简单工艺 数控功能:NC控制、3轴以下 驱动特点:步进、液压电机 l97Ol985 年推广应用阶段 典型应用:加工中心、电加
3、工、锻压 工艺方法:多种工艺方法 数控功能:CNC控制、刀具自动交换、五轴联动较好的人-机界面 驱动特点:直流伺服电机 1982年系统化阶段 典型应用:性制造单元(FUC) 、柔性制造系统(FUS) 工艺方法:完整的加工过程 数控功能:多台车床和辅助设备协同。多坐标控制,高精度、高速度,友好的人-机界面 驱动特点:交流伺服电机 1990年性能集成化阶段 典型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无人化工厂 工艺方法:复合设计加工 数控功能:多过程、多任务调度、模板化和复合化 驱动特点:数字智能化直线驱动 2、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 1958 年, 近 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
4、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581979 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基础条件的限制,数控技术的发 展较为缓慢。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问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 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研究开发环境和 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数控技术在研究、开发和产品的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三阶 段是在国家“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在此阶段, 我国国产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九五”末期,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达 50,配国产数控系统(普及型)也达到了 10。目前我国一部分普及型数控机床的生产已经 形成一定规模,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较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