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题 目 漏盖模具设计 选题依据: 从生产实际中收集来的五个课题(见附件)中,学生自选一个课题. 要 求(技术要求详见附件) : 熟悉资料、文献的检索、查阅方法; 绘制冲压制件图(或锻件图) ,确定技术要求; 编制该工件生产的工艺规程,在多种方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一种 可行方案; 按既定工艺方案完成冲模或锻模装配图;完成零件图若干; 完成设计说明书(6070 页左右) 。 任务书发给日期: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间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 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名) : 系部主任意见(签名)
2、 : 2 零件名称 漏盖 材料 08 料厚 1 批量 10 万 设计号 43-44 3 三维效果图: 4 目目 录录 前言.7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9 1.1 结构与尺寸9 1.2 精度9 1.3 材料9 二、工艺方案的分析与确定二、工艺方案的分析与确定.9 2.1 工艺方案的拟定.9 2.2 工艺方案分析9 2.3 工艺卡.11 三、确定模具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总体结构方案.13 3.1 模具类型13 2.2 操作与定位方式13 3.3 卸料与出件方式13 3.4 模架类型13 四、主要工艺参数计算四、主要工艺参数计算.13 4.1 尺寸换算13 4.2 确定修边余
3、量h14 4.3 计算毛坯直径 D.14 4.4 判断是否用压边圈15 4.5 确定拉深次数15 5 4.6 搭边、料宽、步距计算15 4.7 材料利用率计算.15 4.8 毛坯排样设计与计算.16 4.9 计算各工序压力、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17 五、模具零件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五、模具零件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2020 5.1 计算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21 5.2 计算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21 5.3 计算拉深凸、凹模刃口尺寸.22 六、模具结构设计六、模具结构设计2323 6.1 凹模外形结构、尺寸确定.23 6.2 凸模外形结构、尺寸确定.23 6.3 选择模架及确定其他零件.23
4、 6.4 模柄的选择.25 七、其他零件的选择七、其他零件的选择.2525 7.1 定位销的选择25 7.2 卸料螺钉的选择25 7.3 导向零件的选择25 7.4 支撑固定零件的选择26 7.5 弹性元件的确定27 八、模具装八、模具装配调试工艺配调试工艺.2525 8.1 模具装配28 8.2 该模具安装注意事项29 6 8.3 试模31 九、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九、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艺规程3232 十、十、设计总结设计总结34 十一、十一、参考文献参考文献3535 7 前前 言言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 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
5、达国家相比差 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 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 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 编程切屑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 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 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 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 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 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 趋复杂化,冲压模具
6、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 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 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 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 NC 机床、CNC 机床、电加工机 8 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其 他特种加工相结合的时代。模具制造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技术密集 型的综合加工技术。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能力的核心,将模 具成型加工原理、设备、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在一起, 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正确掌握 并运用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综合应 用,以提高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的综合应用。 在以后的生产中,研究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模具在生 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提高模具设计水平。 9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1.1 结构与尺寸 该工件为圆形带孔拉深件,拉伸高度不大,孔 在底部并且不在拉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