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 业 设 计 正 文 第1页 摘 要 本标段广东省粤赣高速公路粤赣交界(上陵)至(埔前)段路面工程第 25 (L2) 标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起终点桩号为 K18+000K36+300, 全长 18.3 公里,路线基本呈南北走向。 本合同段路面工程由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设计,主线为双向四车道沥青 砼路面,路基宽度为 26m。其中主线行车道面层采用热拌沥青砼,厚度 为 18cm (分上、 中、 下三个面层: 上面层 4cm 是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K-13A; 中面层 6cm 是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I;下面层 8cm 是粗粒式沥青混凝 土 AC-25I) ,对于填方段中湿地基路段基层为
2、 38cm 厚 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为 20cm 厚 3.5%水泥稳定碎石;潮湿地基路段另须增加 15cm 厚的 未筛分碎石垫层。对于岩石挖方路段基层采用 20cm 厚 5%水泥稳定碎石, 下设 15cm 厚的未筛分碎石垫层。 互通式立交匝道及服务区和匝道收费站 的水泥砼面层及基层分别为 26cm (匝道收费站为 28cm) 厚水泥砼和 20cm 厚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 20cm 厚 3.5%水泥稳定碎石。当处于中湿 路段时, 增设 15cm 未筛分碎石垫层; 互通匝道桥面路段采用双钢混凝土。 主线隧道采用 28cm 水泥混凝土,下设 12cmC15 水泥混凝土调平层。 关键词
3、毕 业 设 计 正 文 第1页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2 第二章 施工组织与管理-5 第三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9 第四章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65 第五章 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措施-64 第六章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68 第七章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71 第八章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87 工艺框图及其他图表-111 毕 业 设 计 正 文 第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标段广东省粤赣高速公路粤赣交界(上陵)至(埔前)段路面工 程第 25(L2)标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起终点桩号为 K18+000 K36+300,全
4、长 18.3 公里,路线基本呈南北走向。路线包含和平互通、 和平服务区和两个分离式立交。沿线主要村镇为和平县的大坝镇、附城 镇、阳明镇、合水镇等。 本合同段路面工程由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设计,主线为双向四车道 沥青砼路面,路基宽度为 26m。其中主线行车道面层采用热拌沥青砼, 厚度为 18cm(分上、中、下三个面层:上面层 4cm 是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K-13A;中面层 6cm 是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I;下面层 8cm 是粗粒式 沥青混凝土 AC-25I),对于填方段中湿地基路段基层为 38cm 厚 5%水泥 稳定碎石,底基层为 20cm 厚 3.5%水泥稳定碎石;潮湿地基路段另须增
5、加 15cm 厚的未筛分碎石垫层。对于岩石挖方路段基层采用 20cm 厚 5%水 泥稳定碎石,下设 15cm 厚的未筛分碎石垫层。互通式立交匝道及服务区 和匝道收费站的水泥砼面层及基层分别为 26cm(匝道收费站为 28cm) 厚 水泥砼和 20cm 厚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为 20cm 厚3.5%水泥稳定碎石。 当处于中湿路段时,增设 15cm 未筛分碎石垫层; 互通匝道桥面路段采用 双钢混凝土。主线隧道采用 28cm 水泥混凝土,下设 12cmC15 水泥混凝土 调平层。 第二章 施工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现场组织与管理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为保证本工程按期、优质、高效地完成, 毕 业 设 计 正 文 第3页 特从公司抽调了一批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敢于打硬仗的专业路面 施工管理人员于 2004 年 9 月 1 日挂牌成立 “广东省粤赣高速公路粤赣交 界(上陵)至(埔前)段路面工程第 25(L2)标段项目经理部” ,作为 本合同段工程驻地现场指挥机构。严格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负责、 组织、实施施工,并密切配合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搞好组织 协调、组织保障等工作。同时详细勘查、了解了施工沿线情况,以及进 入施工场地的交通情况。并尽快安排落实施工营地,着手水、电、路三 通的准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