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引 言 本说明书为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 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说明 书、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 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李莉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 谨表谢意。 由于本人是自学的 UG 软件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之处,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 第一章 塑件工艺分析 1.1 塑件分析 图 1-1 盒盖 此件为聚丙烯(PP)塑料盒盖,要求大批量生产。 1.2
2、 塑件工艺性分析 (1)PP 的性能特点与用途 比重小,强度、刚性、耐热性均优于 HDPE,可在 100C 左右使用。具有优良 的耐腐蚀性,良好的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变脆,不耐磨,易老化。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如板、片、透明薄膜、绳、绝缘 零件、汽车零件、阀门配件、日用品等。使用温度 10120C。 (2)成型特点 1.结晶性料,吸湿性小,可能发生熔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易发生分解 2.流动性极好,溢边值 0.03 左右 3.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散热应适度 4.成型收缩范围大,收缩率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取向性强 5.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
3、取向性明显,尤其低温高压时更明显。模具温度低 于 50C 以下塑件无光泽,易产生熔接痕、流痕;90C 以上时易发生翘曲、变形 6.塑件应壁厚均匀,避免缺口、尖角,以防止应力集中 (3)PP 的注射工艺参数 3 (1)注射机:螺杆式 (2)螺杆转速(n/(r/min ):48 (3)料筒温度(t/) :前段 200220 中段 180200 后段 160180 (4)喷嘴形式:直通式 (5)模具温度() :8090 (6)注射压力(MPa):70100 (7)成型时间(s) :注射时间 2060;高压时间 03;冷却时间 2090;总周 期 50160. 表 1-2 PP 的主要性能指标 密度
4、g/cm 0.900.91 弹性模量 MPa 比容 cm/g 1.101.11 弯曲强度 MPa 67.5 吸水率%(24h) 0.010.03 硬度 HB 8.65 R95105 收缩率% 1.03.0 体积电阻率.cm 10 16 熔点C 170176 冲击韧度 Kj*m-2 无缺口 78 缺口 3.54.8 热变形温度C 102115 冲击强度 kJ/m 30 抗拉屈服强度 MPa 37 4 第 2 章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2.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分开模具取出塑件的面称为分型面;注射模有一个分型面或多个分型面, 分型面的位置,一般垂直于开模方向。分型面的形状有平面和曲面等,但也有将 分型
5、面作倾斜的平面或弯折面,或曲面,这样的分型面虽加工难,但型腔制造和 制品脱模较易。有合模对中锥面的分型面,分型面自然也是曲面。 选择分型面时,应考虑的基本原则: 1) 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当已经初步确定塑件的分型方向后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即通 过该方向塑件的截面积最大,否则塑件无法从形腔中脱出。 2) 确定有利的留模方式,便于塑件顺利脱模 从制件的顶出考虑分型面要尽可能地使制件留在动模边,当制件的壁相当厚 但内孔较小时,则对型芯的包紧力很小常不能确切判断制件中留在型芯上还是在 凹模内。这时可将型芯和凹模的主要 部分都设在动模边,利用顶管脱模,当制件的孔内有管件(无螺纹连
6、接)的 金属嵌中时,则不会对型芯产生包紧力。 3) 保证制件的精度和外观要求 与分型面垂直方向的高度尺寸,若精度要求较高,或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外形 或内孔,为保证其精度,应尽可能设置在同一半模具腔内。因分型面不可避免地 要在制件中留下溢料痕迹或接合缝的痕迹,故分型面最好不选在制品光亮平滑的 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 4) 分型面应使模具分割成便于加工的部件,以减少机械加工的困难。 5) 不妨碍制品脱模和抽芯。 在安排制件在型腔中的方位时,要尽量避免与开模运动相垂直方向的避侧凹 或侧孔。 6) 有利于浇注系统的合理处置。 7) 尽可能与料流的末端重合,以利于排气。 本次设计产品的分型面在塑件上一目了然,分型面设在塑件的大口端面处。 综和以上信息此件分型面位置如下图: 5 图 2-1 塑件分型面图 2.2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型腔指模具中成形塑件的空腔,而该空腔是塑件的负形,除去具体尺寸比塑 料大以外,其他都和塑件完全相同,只不过凸凹相反而己。 注射成形是先闭模以形成空腔,而后进料成形,因此必须由两部分或(两部 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