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其成因的分析及其成因的分析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 所在分校所在分校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1 目 录 一、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三)政绩第一,效益第二,升迁为大 (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 (五)“虎头蛇尾”,敷衍性执行 (六)高层辛苦,中层梗阻,基层板结 二、二、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执行者利益驱使 (二)执行者行为失范 (三)执行者素质不高 (四)法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惩罚和监督 (五)公共政策资源的缺失 三、
2、 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进一步改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整顿执行机关,提高执行人员素质 (三)增强理性与法律权威 (四)加强政策执行的协调 (五)要重视反馈控制 2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政策执行是政策制定和实现行政目的桥梁和手段,政策能否执行到位,能否执 行到底,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出发点再好的政策,由于执行者 的不作为或者盲目作为,都不能实现其真正效果,因此政策执行在整个政策实施过 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政策的执行却并非一帆风顺,它受诸多因素的影 响和左右。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及探讨 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3、:政策执行 问题 解决办法 3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其成因的分析及其成因的分析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后, 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 运 用各种政策资源, 通过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 现实效果, 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其本质上是遵循公共政策指令 所进行的变革, 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公共行为模式的过程。公共政 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 是实现政策目标最直接的重要活动, 是 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旦离开执行, 那就成了空中楼阁 了; 离开贯彻执行, 也
4、就失去了意义。 一、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状况,发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从而使得政策在执行中产生偏差和变形。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即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有 可能制定与上级机关公共政策表面相一致,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公共政 策的全面实施。“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极大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以及国家和人民利益。 (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一些地方政府、单位对上级
5、政策指令或命令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 规定执行。合自己“利”的就执行,不合自己“利”的就不执行,在执行中“见了 黄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道走”。一些单位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站在小团体利益 的立场上钻政策的空子,“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极大程度妨碍了上级部门目标 的实施。 4 (三)搞“政绩第一, 效益第二, 升迁为大”。 有些政策的执行者为了个人利益和升迁, 在公共政策执行中, 没有按照上级 部门的要求办事, 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形象工程”, 为个人升迁捞政 绩, 为“前程”铺平道路。这些行为既扭曲了政策制定者的愿意, 又浪费了有限 的政策资源,同时又未达到预期公共政策目标, 大大影
6、响了政策执行。 (四)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得过且过。 这种情况多表现为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为了维持现状或保持既得的利 益, 害怕因为差错丢了“乌纱帽”, 政策执行者只是做表面文章, 并未采取可 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而或政策执行者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总是被动的静观其 变, 等待上级机关的态度, 能拖则拖, 不能拖再说。这种人缺乏激情和进取意 识, 更多的是因循守旧,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这种作风直接影响到改革地纵深 发展和公共政策地有效执行。 (五)“虎头蛇尾”敷衍性执行”。 实施政策要坚决贯彻、善始善终,但在现实中,有些部门、有些地区对上级政 策虎头蛇尾、前松后紧,敷衍塞责、延宕推拖,消极执行,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效应,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六)高层辛苦,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