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课题名称 湖北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2.课题来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 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交通运输发展要“统筹 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 优势,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 。建设综合运输体系,要 针对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工业等生产力布局,遵循交通运输发展规律,合理规划 运输设施的空间布局,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调整运输结构,强化枢纽衔接和集疏运 配套,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促进运输一体化,形成 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
2、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要把综合运输大通道和枢纽建设,尽快 形成完善的网络骨架,作为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同时, 要继续扩大基础网络,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开放运输市场,加快集约化和专业化 步伐,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在设施网络、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分工协作和优 势互补, 进而提高整体效能和服务效率。 遂提出 “湖北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这一课题。 3.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3.1 课题研究的背景 经过建国 50 多年的发展,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 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区
3、域性特征表现得日益显著,区域交通运输发展问题 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受我国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 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等制约,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目前仍只能按地区、有重点、分阶段 地逐步推进。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策 略,则有赖于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因果关系的准确把握。 3.2 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改 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 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 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
4、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为 此, 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 2 方案,才能达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与 均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目前现状的交通状况与经济状况调查、分析,了解到经济发展与交 通运输之间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交通运输与经 济能够协调可持续发展。 4. 交通运输学在国内外发展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 4.1 国内发展史及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大 发展的新时期,在新形势下,我国交通运输业和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面临着许多 实践问题,迫切需要进行研究和交流。在新形势下,一方面经过几十年我国交通运 输系统面貌已发生了巨大改变,我国交通运输业比以往有了更好的基础。但另一方 面,由于我国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比还是不相适应,它承受需求波动的 弹性小,没有足够的空间改善运输质量,交通运输仍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薄弱 环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