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两台计算机不同波特率串口通信系统 学 院: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0 年 4 月 9 日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每人撰写 2500 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一 串口通信的概述 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串行通讯的特 点是:数据位传送,传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传送 速度慢。串行通讯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根据信息的传送方
2、向,串行通讯可以 进一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信息只能单向传送为单工;信息能双向传送 但不能同时双向传送称为半双工;信息能够同时双向传送则称为全双工。如图 1 所示 为串行通信的一般过程。 由于 CPU 与接口之间按并行方式传输,接口与外设之间按串行方式传输,因此, 在串行接口中,必须要有“接收移位寄存器”(串并)和“发送移位寄存器”(并 串) 。典型的串行接口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 1 串行接口结构图 在数据输入过程中,数据 1 位 1 位地从外设进入接口的“接收移位寄存器”,当 “接收移位寄存器”中已接收完 1 个字符的各位后,数据就从“接收移位寄存器”进 入“数据输入寄存器”。C
3、PU 从“数据输入寄存器”中读取接收到的字符。 (并行读取, 即D7D0同时被读至累加器中) 。 “接收移位寄存器”的移位速度由“接收时钟”确定。 在数据输出过程中,CPU 把要输出的字符(并行地)送入“数据输出寄存器”, “数据输出寄存器”的内容传输到“发送移位寄存器”,然后由“发送移位寄存器” 移位,把数据 1 位 1 位地送到外设。“发送移位寄存器”的移位速度由“发送时钟” 确定。 接口中的“控制寄存器”用来容纳 CPU 送给此接口的各种控制信息,这些控制信 息决定接口的工作方式。 “状态寄存器”的各位称为“状态位”,每一个状态位都可以用来指示数据传输过 程中的状态或某种错误。 例如,
4、用状态寄存器的 D5 位为“1”表示“数据输出寄存器” 空,用 D0 位表示“数据输入寄存器满”,用 D2 位表示“奇偶检验错”等。 能够完成上述“串并”转换功能的电路,通常称为“通用异步收发器”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典型的芯片有:Intel 8250/8251,16550。 1 1 串口通信串口通信的帧结构简述:的帧结构简述: 波特率 9600 bit/s,8bit,位停止,无校验位 格式 0EBH,地址,命令,长度() ,数据 1,-数据,冗余 说明: 0EBH 为帧起始位 长度小于输出端口数 冗余=地址+命令+长度+数 1+-+数 如果冗余=0EBH,为防止与帧起始位相同,则发送反码,即冗余=14H 当接收正确时 1 在命令 1,2,5,6 时,回送 0EBH,地址,命令,01H,0FAH,冗余,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