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撰写日期:2012年 10 月 09 日 题 目 数控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0 级机电一体化十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摘 要要 对我国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机械制造中未来前景或发展方向进行了探 讨,并分析了其未来的技术应用领域和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的模式的主 要趋势!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 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 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基 于pc的第六代智能化、信息化、环保化、设计模块化、高速高效化、精 密化、复合化、多功能化的新一代数控机床在国际贸
2、易中充分显示我国 工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机械制造 1 引言引言 数控技术自 1948 年诞生以来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愈加成熟,随着社会 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已经向着高速化、 高精度化、 复合化、 智能化、 开放化、 并联驱动化、网络化、极端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体积愈小、精度愈高、智能化程 度愈高。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力、价格、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 势,而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与自主开发方面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还很大。中国的数控产业 不能安于现状,应该抓住机会不断发展,努力发展自己的先进技术,加大技术创新与 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综合服务能力,
3、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力争早日 实现数控机床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从初级产品加工到高精尖产品制造的转变,实现从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2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 1948 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检验用 样板的加工设备。由于样板的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 于是提出采用数字脉冲控制机床的设想。 1949 年,该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共同研究,并于 1952 年试制成 功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 1959 年,数控装置采用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出现带
4、自动换刀装置的数 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MC Machining Center),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代。 1965 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 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 60 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 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 CNC),使数控装 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 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 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 20 世纪 80 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
5、术的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 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 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出现了 PC+CNC 智能数控系统,即以 PC 机为控制系统的硬 件部分, 在 PC 机上安装 NC 软件系统, 此种方式系统维护方便, 易于实现网络化制造。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 CNC) ,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 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 由于采用计算
6、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 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 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数控技术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3 国内数控发展概况国内数控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在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从产品种类、产品质量 产量、还是技术水平都取得很大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 1500 多种,几乎覆盖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可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 家并驾齐驱。这也标志着国内数控技术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不断为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建设提供高水平数控设备的任 务。如国产 XNZD2415 型数控门混联机床,吸收并联机床的配置灵活与多样性和传统 机床加工范围大的优点,通过两自由度平行四边形并联机构形成基础龙门,在并联平 台上附加两自由度串联结构的 A、C 轴摆角铣头,配以工作台的纵向移动,可完成五 自由度的运动。这种构型为国际首创。基于 RT-Linux 开发的数控系统具有的可靠性 与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