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7 页 破解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破解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摘 要要:校本培训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农村学校的教师有明显的职业倦怠,本 文就从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分析出农村教师产生倦怠的四大成因,即任教的环 境与学生因素、城乡差别待遇因素、高投入低产出因素、经验主义泯灭学习因素。为了解决 教师职业怠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动力,提出建设制定适宜目标、营造学习立场、激 励督促制度、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等多方面的措施,进而提出各项适合的评价制度,从而消除 教师的职业倦怠,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职业倦怠,专业化发展,内动力 第
2、2 页 共 7 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关注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根本还在教师 的专业化发展。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斯滕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到埃利奥特 进一步提出教师即“行动研究者”,再到凯米斯提出教师即“解放性行动研究 者”,到现在提倡的“学习型教师” 、 “科研型教师” ,其内涵的演进越来越触及到 教师自身的层面。近年来,对教师的学习、培训,政府部门日益重视。现在我们 都很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教育发展的关键 所在。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教师的再学习,也就成了当务之急的大事。早 在 1996 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
3、发表了国家为培 养 21 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同时提出了以教师专业发 展作为教师教育的改革方向,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育部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开展以校为本 的教学研究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 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 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校本培训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 可,也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 乐清教育局 2005 年做的“主题培训” ,2006 年浙江省启动的“教师素质提升 工程” ,都从某些角度,揭示了教师个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4、与迫切性。校本培训直 接指向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其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省钱省 力显而易见。而现在农村校本培训主要阻碍在于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学习热 情不高,效果也极不理想。 1、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 新一轮的课改,对所有的教师都是一种挑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教师对 此反映并不强烈,至少缺少一种主动性。教师的观念并没有改变,特别是农村的 教师,课本改变了,但教法没变。 “穿新鞋,走老路”的也大有人在。教师的学习 完全是一种应付性的学习,严重缺乏专业化发展的内动力。通过与教师的访谈, 概括有以下几种情况: 1.1 环境、学生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动力的主要原因 根据前因后摄的
5、理论分析,教育受外界干扰因素制约明显。在农村,家长对 子女的学习关心程度明显不如城市里的家长,而部分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只要 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都转学到城镇学校读书。在这样教育不均衡的条件下, 农村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就明显受到压制。 1.2 农村教师的待遇是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另一个因素 同样的劳动付出,但城镇与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是完全不同,有位农村教师 第 3 页 共 7 页 说自己一年收入最多是城关教师的一半。如此的差距如何能激发一个人的积极性。 为此,农村的教师只要评上中学一级或小学高级,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位老师即将 终止学习与研究,除非教育制度进一步的改革。 1.3 高投入没有高产
6、出,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因素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的投入时间、精力受主观认识影响,并不是教 师增加时间超负荷投入学生就随之增加时间、超负荷学习,因而,教师再多投入, 则效果不一定明显。学生学习倦怠也是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的。学生没上学时想 上学,上学后的学习欲望却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因而,面对现实的教学,教 师投入越多,有可能学生投入越少。 1.4 经验主义思想泯灭了教师的学习激情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的教师,学生时代的受教育经历,以及自己在题海教 学中就可能获得好成绩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使不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一段时 间后就产生职业倦怠,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总认为只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经 验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同时,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教师既崇拜学术权威, 又易产生“文人相轻”的心理。在参加培训时,往往不是诚心诚意地分析他人的 观点,与他人积极交流,而是排斥他人的观点,拒绝与他人交流。这必然对继续 教育集中培训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培训质量。 2、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动力 自学是一个人提高自身素养的基本途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具备自学能力, 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