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 名: 专 业: 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 论文题目: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研究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研究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I 摘摘 要要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此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情 况和发展背景,综述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趋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技术 现状 发展趋 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I 第一篇:什么是机电一 体* *3 1.1 机电一 体化 ”?它 的来 源是 什么? * * * * * * * *4 1.2 一体 化技 术基 本概 念* * * * * * * * * * * * * *4 1 .
2、3体 化 技 术 五 大 组 成 要 素 与 四 大 原 则 : * * * * * * * * * * * * * 4 第 二 篇 : 机 电 一 体化 发 展 历 程及 其 趋 势 * * * * * *6 2.1 一体 化” 的发 展历 程* * * * * * * * * * * * * *6 2.2 一体化 ”发展 趋势 * * * * * * * * * * * *6 2.3 的机电 一体化 产品 * * * * * * * * * * * *7 2 . 4 发 展 “ 机 电 一 体 化 ” 而 临 的 形 势 和 任 务 * * * * * * * * * * * * * 7
3、第 三 篇: 机电 一 体化 技术 及其 应 用 * * 12 第 四 篇: 机电 一 体化 中的 接口 技 术 * * 17 第 五 篇 : 机 电 一 体 化 系 统 抗 干 扰 问 题 的 探 讨 * * * * * * * 20 结论*21 参考文献*21 2 引言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 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 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 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 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
4、的发展阶段。 3 第一章第一章 机电一体化概要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 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 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 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 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 术等群体技术, 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 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 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
5、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 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 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 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 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 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 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 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 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 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 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 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4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机电一体化”这个词是日本安川电机公司在上世纪 60 年代末作商业注册时 最先创用的。当时及 70 年代,人们一直把机电一体化看作是机械与电子的结合。 国内早期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机械电子学”并用, 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更流行使 用。 80 年代,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