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合成氨毕业论文

    • 资源ID:1439772       资源大小:26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合成氨毕业论文

    1、1 摘摘 要要 合成氨是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其产量位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同时也是消耗 能源的大户,合成氨的生产对国民生活至关重要,而在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 更高效的合成氨生产以及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理念的要求,合成氨工业的改 革显得至关重要。 合成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围绕合成氨设备、合成氨催化剂、 合成氨工艺技术三方面进行阐述,在合成氨设备方面,我国中小型合成氨装置面临严峻的 挑战,中型合成氨装置面临技术改造,而小型装置则面临淘汰。国内外合成氨设备的发展 和新技术方面,通过对国内冷管型合成塔和国外绝热型合成塔的对比介绍,阐述了国内外 合成氨设备的不同及国外的先进

    2、之处,绝热型合成塔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而且能够消 除“冷壁效应”。目前国内也积极开发这项技术,并且也有应用。 催化剂是合成氨生产 的重要原料,最基本的合成氨催化剂是铁系催化剂,而国外开发的新型钌基催化剂具有更 高的催化活性,但钌是稀有贵金属,全面推广钌基催化剂还有一段路要走。 钌基催化剂 及非铁系催化剂是今后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研究方向,而通过介绍光催化合成氨、AB5 型 金属氢化物室温合成氨、电化学常压合成氨、酶催化室温合成氨四种新的技术进一步阐述 了在更温和的条件下合成氨会是未来合成氨催化技术的趋势。世界合成氨根据技术发展的 情况分析, 未来合成氨的基本生产原理将不会出现原则性的改变, 其

    3、技术发展将会继续 紧密围绕“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运行周期, 改善经济性”的基本目标, 进一步集中在“大 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 2 第第一一章章 合成氨装置的发展合成氨装置的发展 我国的氮肥工业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合成氨产量已跃居世 界第一位,目前研发的设备可以将焦炭、无烟煤、焦炉气、天然气及油田伴生气和液态烃 多种原料生产合成氨,形成了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原料并存和大、中、小生产规模并 存的生产格局。目前合成氨总生产能力约为 4500 万 t/a,合成氨工业已基本满足了国内需 求,但要想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还要

    4、对设备进行进一步技改和研发。 2.1 大型及中小 型氮肥装置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有大型合成氨装置共计 34 套,生产能力约为 1000 万 t/ a ;其下游产品除生产硝酸磷肥之外,均为尿素。按照原料类型分:以天然气 (油田气) 为原料的 17 套,以轻油为原料的 6 套,以重油为原料的 9 套,以煤为原料的 2 套。其中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进的天然气合成氨装置均已对其 进行了以“节能降耗”和“扩能增产”为目的的两轮与国外装置类似的技术改造,合成氨 能耗由 41.87 GJ/t 降至 33.49 GJ/t ,生产能力提高了 1522 %;轻油型合成氨装置也 进行了

    5、类似的增产节能技改,将能耗降至 37.2 GJ/t ,生产能力提高了 15 %左右。20 世 纪 80 年代引进的渣油型合成氨装置也进行过增产 10 %的改造,主要改造内容是气化装置 增设第 3 系列,空分工艺改为分子筛流程,目前已经具备了实现 1100 万吨/年合成氨的 条件。 20 世纪 90 年代,在高油价和石油深加工技术进步的双重压力下,为了改善装置 的经济性,多套装置开始进行以“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为核心内容的技术改造,原 料结构调整包括轻油型装置的“油改煤”(采用 Shell 或 Texaco 煤气化工艺,以煤替代 轻油) 、 渣油型装置的“油改气”(采用天然气部分氧化工艺,

    6、以天然气替代渣油) 或“渣 油劣质化”(使用脱油沥青替代渣油) ;产品结构调整包括转产或联产氢气、甲醇等1。 我国目前有中型合成氨装置 55 套,生产能力约为 500 万 t/a ;其下游产品主要是尿素和 硝酸铵;其中以煤、焦为原料的装置有 34 套,以渣油为原料的装置有 9 套,以气为原料 的装置有 12 套。目前有小型合成氨装置 700 多套,生产能力约为 3000 万 t/ a ;其下游 产品原来主要是碳酸氢铵,现有 112 套经过改造生产尿素。原料以煤、焦为主,其中以煤、 焦为原料的占 96 %, 以气为原料的仅占 4 %。 我国引进大型合成氨装置的总生产能力为 1000 万 t/a ,只占我国合成氨总能力的 1/4 左右,因此可以说我国氮肥工业主要是依靠自力 3 更生建设起来的。在此过程中,研究开发了许多工艺技术,促进了氮肥生产的发展和技术 水平的提高,包括:合成气制备、CO 变换、脱硫脱碳、气体精制和氨合成技术2。 中型 合成氨装置设备效率低是主要矛盾, 技术改造主要是提高设备效率, 不要盲目扩大设备 能力。我国的中型合成氮装置基本上都是我国自行设计、自己制


    注意事项

    本文(合成氨毕业论文)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