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8 页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现代社会会计是一热门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人加 入到这个行业中。但是随着不断地发展,人们的道德素质逐渐降低。做假账、造 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等。通过深化会计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 业务和整体素质,实行强制的定期的教育学习,解析问题的根源,更新知识,才 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 1 1、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1.1 强制性强制性 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 要求,所以会计职业道德也具有强制性的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工作和会 计人员的约束作用,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道
2、德的力量来维护,既有对会计人员业 务素质的要求,也有对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作为一种道德的规范,职业道 德需要经过自身;自身理性的领会、情感的认同和自愿的接受。可以说,会计职 业道德行为是出于会计人员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某种自觉与态度, 是他们对会计信 息产生和使用方法自主选择的结果。作为一种特殊的会计行为规范机制,会计职 业道德规范与会计制度有着天然的关系,是会计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具有规范 性的某些内在因素,并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成为制度规范的内容。由于会计制度 对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的这种性质的规定,就决定了 会计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强 制性。 1.2 利益驱动性利益驱动性 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
3、富转移的基础,它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这种 功能既可以推动人们去遵守法规,也可以推动人们去违反法规。这样,在没有政 府监管或政府监管不力的假设下,无论制度多么完善,只要有不法利益的驱动, 就有可能产生会计诚信危机。会计只是一个职业岗位,它和所有者之间是一种雇 佣关系,它必须根据所有者的需要来提供信息。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会导致会计信 息违法性失真。它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这种功能既可以推动人们去遵守法 规,也可以推动人们去违反法规。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保护体获取合 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1.31.3 相对稳定性 第 2 页 共 8 页 每一种职
4、业职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特定利益和义务、特定活动内容和方 式、特定服务对象和手段等,大体上是共同的,由此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 和行为习惯。尽管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社会更替而发生变化,会添增新的内容 和要求,但固有的职业传统和习惯并不会完全消失。因此,职业道德在不同社会 中虽然会有所变化,但也会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实际工作中也需要持有这样的 心态。一开始并不是都是美好的,但只要坚持就会有对应的稳定。 2 2、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 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 会计
5、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 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 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 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 起很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2.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 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 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 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 德要
6、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 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能否为这些服 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 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 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 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 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 第 3 页 共 8 页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 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 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 加强自我修养,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3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提高会计人员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