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外贸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 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 业: 年 级: 学 校: 第 1 页 共 5 页 中文摘要:反倾销作为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 内产业的一种重要的非关税措施。入世后,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尤 其是浙江企业,成为遭受反倾销的重灾区。本文从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和原因入手, 阐释了给遭受反倾销的出口企业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面对国外反倾销必须采取的有效的对策 分析。 关键词:反倾销,浙江,原因,对策研究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少数合法的贸易保护
2、措施之一。入世后,我过成为世界上 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如何面对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我国自 1979 年 8 月出口的糖精钢和闹钟首次被欧共体控告倾销以来,出口商品在国外便 接二连三受到指控。目前,我国已经取代日本、韩国成为反倾销的重点对象,是国际上遭受 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 随着中国全面进入 WTO,反倾销这把中国企业、尤其是浙江企业头上的双刃剑越来越显示 出它的骇人威力。 1 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家,处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地 位,2000年我国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七位、进口总额居世界第八位。随着2001年12
3、月10日中国 成为WTO正式成员,我国的贸易伙伴将更多,必定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2001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陆内地)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香港位居世界第三位. 但在国际反倾销手段频繁使用的国际贸易大环境影响下,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特别是西方 发达国家倾销调查,自从79年6月欧盟对我国机械闹钟首例反倾销案调查以来,便不断遭受反 倾销调查。毫无疑问,这种大规模且频繁的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严重法律障碍, 而浙江成为遭受反倾销的重灾区。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权威人士曾做出估计,中国出 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造成我国每年平均损失800多亿人民币,并引发与此相关的一
4、系列问 题,比如说相关企业员工下岗、引进外资工作的困难等等,有足够的情况或证据表明,这种 针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的严峻态势还将呈恶化之势。分析近二十几年来状况,表现为 这样一些特点;国外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发案率呈上升趋势;反倾销所涉及的出口产品 范围广;所征收的税率较高;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国家多等。这些都对中国出口产品不 利,都说明中国出口产品被诉诸反倾销的形势非常严峻。 2中国、尤其是浙江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 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公布的2003年年度报告指出,虽然全球贸易有所恢复,但贸易保护主 义有所抬头,中国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而我国的浙江省,去年的出口产品遭遇了多起以反 第
5、2 页 共 5 页 倾销和以技术、安全为借口的贸易壁垒,涉及金额十多亿美元,成为国内主要重灾区之一。 2002年2月,美国提起的中国轴承倾销案成为人世后的中国首起反倾销案,由于轴承的生 产厂家基本上都在浙江,给这些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涉及金额2亿美元;同年6月27日,距 欧盟针对温州打火机而通过的CR法规不到两个月,他们又起诉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涉及的金 额有5000万美元。无论是轴承、眼镜、纺织品,还是茶叶、小龙虾、蜂蜜等,在半年多的时 间内,涉及了多个行业的浙江产品遭遇贸易壁垒就有十多起。浙江省负责对外经贸的宫员表 示,这些遭遇贸易壁垒的产品都为小商品,区域性强,产业集中,优势非常明显。在
6、全球经 济发展迟缓,贸易保护势力抬头的大背景下,出口活跃的浙江商品非常容易成为贸易壁垒的 受害。 2.1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特点是诱因之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有学者分析, 这是温州发展模式已经扩展到了整个浙江省,形成了浙江模式,并且带动了蓬勃发展的个体 私营经济的结果。实际上,由于曾有“乡镇企业看苏南,家庭企业看浙南”之说的经济发展 模式,现今形成的浙江模式明显地展现的正是家庭企业或者说是个体私营经济所具有的活力。 并且,面对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浙江模式凭借其特有的活力,发展而形成了某种“不出国 门的国际化”。浙江小商品“走出去”的模式,是不仅企业不用出去,连人都不用出去,走 出去的仅仅是产品。企业在中国进行生产,在中国摆摊设点,外国商人在中国采购,只要产 品进入专业市场,就走向了世界。这种特殊的国际化形式使浙江模式更加突显了其集群化者 的优势与特点,进一步发挥了其专业协作与分工和优势。但同时,其劣势显露了出来:如模